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意大利建筑专家马方济:从老建筑里品读武汉故事

2019-06-03 18:52:14|来源:湖北日报|编辑:苏喜茹|责编:石丽敏

意大利建筑专家马方济:从老建筑里品读武汉故事

图为:对江城情有独钟的马方济。

  身穿西装,戴着眼镜,举止优雅。

  从武汉老建筑保护,到城市发展变迁,意大利建筑专家马方济娓娓道来。

  马方济是意大利那不勒斯帕特勒普大学教授。2013年,他受邀来到武汉高校任教,从此与武汉结下不解之缘。

  闲暇之余,他喜欢在武汉老街小巷走走看看,收集建筑资料,了解老建筑背后的故事。

  “武汉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浓厚的城市,像书本一样,值得细细品读。”近日,马方济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说。

  武汉真的“每天不一样”

  “2013年我第一次来到武汉,就知道与这座城市一定会有着某种奇妙的联系。”马方济回忆说。当年,他被武汉工商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6年过去了,他已经可以熟练地向朋友介绍武汉:在上海和重庆之间画一条线,再在北京和广州之间画一条线,两线的交点就是武汉。

  2014年9月,武汉市发布全新城市形象口号:武汉,每天不一样。马方济说,这个口号也有他的“一票之力”。

  “当时,候选口号有好几个,我看到这个口号,毫不犹豫地投上了自己的一票。”马方济说,因为“每天不一样”意味着改变,城市要发展,必须不断创新,不断开拓进取。

  如今,他对“武汉,每天不一样”有了深切感受。马方济刚到武汉时,只有1条地铁,“那时,到汉阳或者机场只能坐公汽,很远,有些路也不好走。”而现在,10条地铁纵横武汉三镇,他的活动范围也大多了。

  在武汉找到“家的感觉”

  作为一名研究建筑的专家,马方济非常关注武汉历史文化和老建筑保护,对武汉的历史建筑了如指掌。

  “武汉的里份,与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一样,是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和地域特色。”说起里份,马方济激动不已。

  一有空,他就会去探访深藏在繁华市井中的老里份,从街头巷口、一砖一瓦间,感受这座城市的沧桑演变。

  他说:“历史才是一座城市和另一座城市最大的区别;而这些建筑,和发生在建筑里的往事,就是历史的载体。”

  武汉的中山大道、沿江大道、昙华林,是马方济去得最多的地方。在向记者介绍这些地方时,他拿出小本子,用笔勾勒出每个地方的空间结构。

  “城市不只是数字的集成,还是情感、时尚等各种元素的综合体。我对武汉的感觉也是如此。它的形象就印在我的脑海里,很自然地可以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马方济说。

  在意大利,他举办了关于武汉城市特性的艺术展览,向意大利民众介绍武汉三镇的地理位置、旅游资源和科教实力,以及武汉与意大利之间在人文、建筑、工程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同时,他还将自己关于武汉建筑的研究资料送给意大利4家档案馆留存。

  马方济慢慢发现武汉与家乡那不勒斯相似的地方越来越多。在武汉推开住所的窗户,能看到一座桥,在那不勒斯也是同样的;武汉人过早喜欢边走边吃,在那不勒斯,人们也会把披萨对折成小块,拿在手里边走边吃。

  马方济说,在武汉就像回到家乡一样,感到特别亲切,“我非常热爱这座城市。”(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璐 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记者 张雅薇 实习生 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