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恩施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纪实

2019-11-26 15:49:00|来源:湖北日报|编辑:苏喜茹|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绿宝石”何以熠熠生辉——恩施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纪实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191126101231

清江恩施城区段,水岸绿化工程有序推进。(视界网 伍功勋 摄)

  11月15日,冬阳融融。恩施市新塘乡30多位村民小心翼翼地提着水桶,将5万多尾鱼苗放投入溪水。

  这个村叫河溪村,地处国家自然保护区七姊妹山边缘,因多条溪水汇聚而得名。过去,山外常有人偷偷跑来炸鱼盗鱼,黑压压的鱼群没了踪影。2017年,村民们自发成立全州首个农村公益生态环保协会,组建巡护队,昼夜值班。家家户户捐款,向溪水中增殖放流。

  “河溪故事”是恩施市全力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

  11月16日,该市一举摘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

  做加法,种出鄂西新林海

  “看的那个山坡哟,喜洋洋哎……”11月2日,在恩施市龙凤镇店子槽村凉风垭林场,传来阵阵嘹亮的山歌,独臂护林员向德友一边唱歌,一边巡山。

  恩施曾有“鄂西林海”之称,上世纪70年代,乱砍滥伐导致森林成秃岭,每逢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触目惊心。

  凉风垭林场荒草丛生,树木稀少,由于工资低,环境恶劣,一大帮人陆续离开。向德友和工友们坚持了下来,挖坑、种树、浇水,在山上种下了10万余株马尾松、刺杉、华山松等。如今,凉风垭林场面积6700余亩,绿树成荫、枝繁叶茂,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42年来,向德友每天走20多公里山路巡山、管护、育苗、植补。走累了靠着石头休息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饿了就近在农户家搭个伙。他把一辈子献给了护林事业。

  “附近有人焚烧秸秆,请马上派人扑灭。”11月3日,芭蕉侗族乡的护林员拨通森林公安的电话。如今条件改善了,全市800余护林员都配发北斗导航手机巡山,把管护责任落实到每个山头,森林覆盖率从低谷恢复到64.47%。

  2019年初,恩施市新城市规划出炉,城区一半空间留给山水和森林。120平方公里范围内,“拆围透绿、见缝插绿、裸土覆绿”行动如火如荼,投资12亿元的7座城市生态公园已初具雏形。

  施减法,啃下环保“硬骨头”

  11月12日下午,江水缓流,绿树随风摇曳。清江两岸,人们或漫步,或泛舟,怡然自得,其乐融融,仿佛徜徉于绿色画廊。

  “母亲河恢复了童年的原生态。”在恩施城区亲水走廊锻炼,如今成了退休市民范建生的日常生活。

  翻开上世纪尘封的历史:大量生活污水和垃圾曾直接排入这条“母亲河”,一座座水电站因蓄水需求“卡脖子“,拦住奔腾而下的河水,清江失去自净能力,城区江段经常污水管涌,刺鼻的气味熏得百米外的路人都要捂脸。

  “不能为了眼前利益,牺牲子孙后代福祉。”恩施市委市政府掷地有声,一诺千钧,回应市民关切。

  2018年7月31日,运行30年的红庙水电站正式停水停机,因造成15公里清江河段断流,水电站所有发电机组全部关闭。恩施市为此牺牲每年近千万的税收,财政部门又投入4000多万元作后续补偿安置。

  不惜代价,将清江上游村庄的污水用管网收集起来,用三个泵站提水,翻山越岭20公里,直接并入城区污水处理厂,彻底切断污染源。

  近几年,恩施市把清江纳入长江大保护统一部署,投入20余亿元专项治理和保护。该市主要负责人挂牌40余次带队现场办公,每半个月跟踪一次整改进度。清江两岸,已建污水处理厂15个,形成“设施完善、管网配套、在线监测、运行稳定”的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一体化体系。

  “过去不敢开窗户。”回忆灰尘遮天蔽日的情景,城郊七里坪居民张文雄心有余悸。20多家采石厂一家儿排开,机声隆隆,将山体挖得千疮百孔,树叶上都积满厚厚灰尘。

  断水断电,限期关停,联合执法队没少遭遇谩骂,甚至受到生命危胁。该市出台《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让环保执法“长了牙齿”,将破坏生态者拉入黑名单,终身追责,严重污染空气的毒瘤全部关停。

  “恩施蓝”回来了,2018年,恩施州城优良天气334天,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兴产业,释放生态红利

  峰峦如聚,云海变幻。边陲小镇太阳河乡属典型高山气候,吸引大量“候鸟”观光康养,“避暑游”“疗养游”“洗肺游”风生水起。

  “朋友介绍过来的,已经住了10多天,这里风景美,百姓热情,吃着原生态的农家菜,患了3年的失眠症好了。”与家人视频通话,荆门游客罗茜笑逐颜开。

  2018年夏天,村民陈俊佳投资近60万元,将老木屋改造成农家民宿,还自修水池引山泉水做了200平方米的游泳池。“年收入30万元不成问题。”陈俊佳自信满满。

  “再寄500斤绿茶。”11月9日,恩施映马云池公司董事长杨华毅手机响起,电话那头是清华校友会的企业高管。回乡蛰伏十年,这位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MBA开辟出一片800亩的有机茶园。

  垄间行距保持80厘米,单株种植采光通风,这种传统种植农法不易滋生病虫害。一袋袋羊粪从内蒙古运来,杜绝锄草剂,每年光聘请农民手工锄草就投入100万元。

  “欧盟检测,481项农残和重金属指标几乎为零。”只为一杯放心茶的追求得到回报,企业在高端订制茶市场年销售突破3000万元。

  如今,绿色理念已深入血脉 ,“两山”实践成果喜人,“绿宝石”熠熠生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畅 通讯员 柳惠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