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石油工程公司领跑国内页岩气工程技术
原标题:攻关6年,获专利百余项,江汉石油工程公司领跑国内页岩气工程技术
2019年8月28日,国内首套自主研发的连续油管光纤传输系统,在涪陵页岩气田焦页11-S1井成功应用。这套系统利用光纤的分布式温度传感和声波传感,实时感知地下井筒的温度和震动变化,从而精确测定页岩气水平井产量。研发这套系统的,是总部位于潜江的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公司。
这家公司2012年底才组建,从零开始,6年时间走完了国外公司30多年的页岩气技术攻关之路。自2017年该公司在宜昌钻获迄今全球最古老页岩气藏以来,其页岩气工程技术日臻成熟,让湖北页岩气工程技术持续“领跑”国内。
讲大局,少赚200万也要保障勘探
从成立以来,江汉石油工程公司突破了页岩气工程开发十大关键技术,掌握了钻完井工程、压裂试气工程、测录井工程、环保工程、地质工程一体化五大配套技术、110项特色技术,形成了100多项企业或行业标准,累计获得国家专利100余项,被业内誉为“完成了中国页岩气国产化自主创新的最新拼图。”
技术实力强,在市场上不愁赚钱,但江汉石油工程公司却曾经“有钱不赚”。
2017年10月18日清晨,位于宜昌的鄂宜页2HF井按照施工设计准备开始第10段压裂施工作业时,发现施工压力指标明显偏离设计值。“地下情况复杂,通过多年经验判断,可能是人工裂缝发生了意外偏差。”江汉石油工程页岩气开采技术服务公司经理袁发勇说。
此时,如果停止后续压裂作业,公司将会损失200万元。但如果继续施工,会对这口井的勘探成果不利,影响湖北页岩气勘探进程。短暂权衡后,他们决定效益服从质量,停止作业,宁可不赚钱也要保全重要的勘探成果。最终,该井勘探结果喜人:稳定测试产量每天3.15万立方米,实现了中扬子地区志留系页岩气勘探重大突破。
独门技术一般是企业的商业机密,但在宜昌勘探开发页岩气时,江汉石油工程公司经常无私帮扶同行。在宜昌,该公司成功开展了适应储层特征的“常压页岩气地质和工程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和工具研发,不仅为甲方提供了优质服务,还帮同行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只要他们有需求,我们都会尽力给予帮助。”该公司技术发展处处长宋金初说,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一切为了大局,这是老石油国企留下的一种传统。
事实证明,他们的奉献获得了回报。宜昌的一系列成功勘探,首次在长江中游获得高产页岩气流,打破了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集中在四川盆地及周缘的局面,也为推动湖北宜昌成为与重庆焦石坝、四川长宁-威远三足鼎立的页岩气资源基地进行了有益探索。
绿色开采,固废上种出蔬菜
江汉石油工程公司承担的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是国内唯一拥有自主完整全产业链页岩气工程技术系列的石油工程企业,不仅是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主力军,其在海外承接的工程分布在1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他们又在环保技术上积极探索,让页岩气这种低碳、绿色能源做到绿色开采。
页岩气开采需要大量耗水,如何避免水污染?2016年,在参与开发宜昌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鄂宜页1HF井时,他们宁可多绕道,也要避开暗河、溶洞以及植被丰富区;钻井时严格封隔各层系,确保不污染地下水源,不让一滴油污落地。压裂施工严格控制裂缝高度,防止压裂液与地下水串通。
开采页岩气产生的含油岩屑能不能循环利用?2014年,该公司在武汉注册成立了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环保技术服务公司,研发出我国第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油基钻屑热馏装置,处理后的油基钻屑含油量仅为0.3%,远高于北美2%的标准,在处理过的岩屑上种出的蔬菜被加工成了美味的榨菜。
2019年7月,在中国最大的页岩气田——重庆涪陵页岩气田,该公司历时5年研制的高性能绿色钻井液成功应用。绿色钻井液抗高温、无毒、环保,能够满足复杂地层钻井需求。以前使用油基钻井液,含油沉砂需要一个星期才能清理完,而用水基钻井液,一天就清理完了,不仅提速提效,更降低了成本。
目前,江汉石油工程公司已在宜昌以绿色低碳技术施工了多口重点页岩气井,累计处理油基岩屑600多立方米,为湖北开发页岩气新能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一苇 通讯员 熊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