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恩施来凤凤头姜“满血复活”

2019-09-17 12:59:00|来源:湖北日报|编辑:苏喜茹|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染姜瘟十年低迷 农科专家妙手回春 来凤凤头姜“满血复活”

农科专家妙手回春 恩施来凤凤头姜“满血复活”

  9月1日,湖北省农科院胡洪涛博士(右)和同事再次下田,为来凤姜把脉问诊。

  “满血复活了!”9月1日,来凤县绿水镇香沟村姜农周文华用力扯起一根凤头姜,白嫩细腻,清香扑鼻,一蔸足足有2斤多。“好久没见这么漂亮的凤头姜了。”周文华既激动又骄傲。

  遭受姜瘟病折磨近10载,曾经“奄奄一息”的来凤凤头姜产业“满血复活”。当天上午,由湖北省农科院和来凤县政府举办的姜瘟病现场防控观摩会上,数10位专家、政府官员和姜农共同庆贺了凤头姜的涅槃重生。

  灭顶之灾

  凤头姜,来凤独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因形似凤凰而得名,种植历史逾300年。来凤位于龙凤盆地,酉水贯穿而过,温润的小气候和富硒黄棕沙壤造就了凤头姜无筋脆嫩、美味多汁和营养丰富的特质。

  顺沅江漂流,伴着竹排下洞庭,凤头姜的名声传到了武汉、长沙和长三角,成为载入农业教科书的珍贵品种,袁隆平院士曾亲自为凤头姜题词。来凤姜农世代种姜,因姜致富。至2009年左右,全县凤头姜种植面积达5万亩,成为来凤支柱特色产业。“姜瘟病太可怕了!”周文华年过5旬,在香沟村种姜近20年。

  姜瘟病,又叫青枯病,2009年始,整片整片的姜田感染了这种顽疾。叶子凋萎卷曲枯黄,成片倒伏,惨不忍睹,田块宛如被野火燎过,虽值夏季,田野却萧瑟肃杀,寒意逼人。“一棵姜苗发病,很快扩散到整片姜田,雨水流到哪里就烂到哪里。”回忆10年前发病的情形,香沟村村支书李世明仍心有余悸。“先是枝叶枯萎,然后根茎腐烂变软,用手挤压有污白色黏液流出。”

  姜瘟病来势汹汹,从绿水、翔凤等核心乡镇向全县蔓延,所过之处,大量减产甚至绝收。县里先后数次组织农技部门用生石灰、杀菌剂等治理,但收效甚微。被逼无奈,农民只能选择姜稻轮作,一块姜田次年只能种植水稻,要等数年后才能重新种姜。很多姜农被迫放弃姜田,南下打工,不少脱贫的家庭再次返贫。

  截至2018年,来凤凤头姜种植面积下降到不足1万亩,只有高峰期的20%。

  把脉问诊

  扶贫攻坚号角吹响,湖北省农科院把来凤作为对口帮扶县市。2017年,由湖北省农科院生物农药中心胡洪涛博士等组成的小分队风尘仆仆赶往这个“鸡鸣闻三省”的边陲小城。

  “密密麻麻都是青枯病菌。”显微镜下,培养基上的样品病菌数量令人吃惊。“不仅不能种姜,连西红柿、辣椒也不能种植。”作为国家种苗与土壤消毒方面的专家,胡洪涛和他的团队选择用生物化学方法进行土壤治理与修复。

  “这是绝症,不可能治得好。”出乎意料,当地姜农拒绝了湖北省农科院的好意,不愿意配合试验。“种姜前期投入太大,怕治不好白花钱。”了解农民真实想法后,湖北省农科院决定负担2500元/亩的姜种、劳力和农资费用,免费提供土壤治理服务。

  “死马当做活马医。”苦口婆心下,绿水镇周家湾村一位姜农同意拿出3亩抛荒姜田“吃螃蟹”。4位专家团队说干就干,起早贪黑,每人随身携带40多斤重的化验仪器和计算机,吃住在田野。

  为了获得一手资料,几位体格瘦弱的专家在田间地头一泡就是一整天。拿起锄头,开挖深达半米的沟槽。盖膜、喷药、消毒,再向根部埋进一袋袋配好的颗粒剂。烈日下,皮肤晒得黝黑脱皮。

  嫩绿的叶子迎风吟唱,2018年秋季,3亩经过土壤生化处理的抛荒田迎来丰收。“每亩产量达4000余斤,是未治理比对田的3倍多。”事实胜于雄辩,生化治理的试验基地很快发展到了4个。

  “市场非常俏。”姜农李明鸿原本准备对50亩姜田用挖掘机深挖80公分,全部换上新土,听说胡博士团队的故事后,主动找上门请求给姜田消毒,目前长势良好。

  “凤头姜的不治之症有救了。”姜农们奔走相告。

  重整旗鼓

  “担忧一下子丢到九霄云外。”来凤县鹏云电子商务公司是该县最大的凤头姜电商企业,7月下旬,总经理向逸恩试着发了一批新姜出去,网友留言频频点赞,给了不少好评,让他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了地。“现在最便宜都是9.9元/斤,贵的卖到38元。”向逸恩的新姜卖到武汉、杭州、上海等地。“一分钱一分货。”一位名叫蔡从华的上海人一口气买了10多斤,做成江浙名吃醋姜馈赠亲友。鹏云公司是首批从生化防治中受益的企业,借助淘宝和京东,每天销售量都达到1000余斤。通过土壤修复和生物防菌,他的凤头姜产量与品质都明显提高,最近一口气又流转了50亩姜田。

  在大河镇,接受生化治理的姜田亩产达5000余斤。“舍不得挖,现在正是生长高峰期,一亩田延迟一天采挖可多增长近百斤。”姜农们笑得合不拢嘴。

  来凤县政府及时跟进,对接受土壤修复的姜农给予1000元补贴。对口帮扶来凤的农业农村部积极争取项目,对凤头姜产业重整旗鼓给予充分扶持。湖北省农科院一口气安排了近百场技术培训,为来凤乡村振兴的产业振兴奠定基础。“产量有保证,我们准备大干一场。”湖北凤头食品有限公司是来凤县生姜加工的龙头企业。该公司瞄准市场需求,2019年一口气开发了硒姜、姜膏、月子姜等5个品种,投资数百万兴建标准化凤头姜种植基地。“美丽的凤头姜,火火的凤头姜,它是神奇凤凰送给土家人的吉祥。”凤头食品公司总经理田延富情不自禁哼起久违的《凤头姜之歌》,眼中满是憧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畅 通讯员 向相辉 刘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