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八大重点产业推进大武汉高质量发展

2019-07-24 12:24:00|来源:湖北日报|编辑:苏喜茹|责编:石丽敏

  7月23日从武汉市政府常务会议上获悉,该市拟围绕八大重点产业推进高质量发展,预计到2022年,重点产业主营收入1.7万亿元,境内外上市公司150家。

  这八大重点产业分别是:集成电路、光电子信息、汽车、大健康、数字、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新能源与新材料。

  依托国家存储器基地,重点发展存储芯片、光通信芯片和卫星导航芯片,形成以芯片设计为引领、芯片制造为核心、封装测试与材料为配套较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1000亿元。

  发挥信息光电子、5G等研发和产业化优势,重点培育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产业基地。深度参与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加快卫星遥感、通信与导航融合化应用,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创新型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力争突破1500亿元。

  支持传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整车及核心零部件自主配套。加快国家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建设,抢占“下一代汽车”创新制高点,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万亿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4000亿元。

  依托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重点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和重点产品。大力推进康养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文化、健身、食品等深度融合,创建国家级康养产业试验区。 

  产业布局上,构建光谷生物城、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汉阳大健康产业发展区、环同济——协和国家医疗服务区、武汉长江新城国际医学创新区“一城一园三区”新格局。主营业务收入力争突破4000亿元。

  加快布局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关键技术突破,打破数字流通壁垒,推进数字资源开放共享,促进数字技术与制造、农业、社会治理等领域应用创新与融和创新。主营业务收入力争突破3100亿元。

  依托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发展运载火箭、卫星发射产品、服务和应用等产业,轻型航空器核心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亿元。

  重点布局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3D打印与激光加工装备、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建成国内一流的智能制造产业中心。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1000亿元。

  坚持新能源大规模利用与分散利用相结合、高效生产与装备开发相结合,提高新能源保障程度和利用水平。推进石化、冶金、建材向精细化工新材料、金属新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转型发展。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建成我国重要的新材料研发与生产基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既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生力军,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武汉拟出台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发展稳、后劲足”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预计到2021年,企业数量将实现倍增突破60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24%。(湖北日报记者蔡朝阳、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