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退休教师一家三代浸润笔墨书香

2019-02-14 12:27:21|来源:武汉晚报|编辑:苏喜茹|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夫妇早年因读书结缘 40多年笔耕不辍 退休教师一家三代浸润笔墨书香

退休教师一家三代浸润笔墨书香

退休教师用笔墨书香浸润家庭    记者肖僖 摄

  一家三代酷爱读书,家里的藏书超过千册。在江岸区谌家矶社区,退休教师涂开祥、赵守润夫妇40多年来博览群书,笔耕不辍,用笔墨书香浸润家庭,家风影响子孙后代。

  两个知识青年因读书结缘

  涂开祥夫妇早年因读书结缘,一生酷爱读书和创作。

  1968年,因丹江口水库建设,祖籍十堰市郧县的涂开祥举家移民到嘉鱼县簰洲湾。“我们兄弟姊妹共有7个,除了大姐小学没毕业,其余的孩子都读上了高中、大学。”涂开祥回忆,当时家庭困难,母亲患有心脏病,家里劳动力不足,收入微薄,但父亲十分重视子女教育,在非常困难时期,宁可自己受苦,也要让儿女们读好书。当时学费主要靠当空降兵的哥哥拿出每月补贴支持,大姐只读到小学三年级便主动辍学,在家里纳鞋底、做衣服补贴家用,维持生活所需。这段艰苦的读书岁月让他终生难忘。

  1974年10月,高中毕业的涂开祥被分配至嘉鱼县簰洲湾庄屋村小学,担任民办语文教师。次年,在一次语文课上,涂开祥要讲授《邢燕子》,此文讲述的是北京知识青年下放农村,建设新农村的故事。为了讲好这篇课文,涂开祥找到校长,让他推荐本地知识青年,到课堂上结合自身经历讲述自己的事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校长推荐了在大队担任团支部书记的赵守润,两人就这样认识了。

  半年后,赵守润被推荐到校任教,担任数学教师。两个知识青年喜欢读书写作,课余时间经常一起备课,交流学习,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人在一起翻看了好多遍。

  1977年恢复高考,从当年9月份开始,两人每天步行4里路,到嘉鱼二中一起复习备考,持续3个多月。“我文科好,她理科好,我给她辅导作文,她就帮我辅导数学。”涂开祥回忆,他当时帮赵守润写了一篇《学雷锋的故事》范文,没想到命中了当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最终赵守润考取武汉化工长化技校。

  在这个过程中,两人互生好感,渐生情愫,确定恋爱关系。

  毕业后,赵守润于1980年被分配到武汉长江化工厂子弟学校,担任数学老师。期间,两人分隔武汉、嘉鱼两地,两人以每周一封的频率,保持书信往来,交流写作进展和心得,一年攒下50多封书信。1981年5月,两人领证结婚,正式组建家庭。直到1986年,涂开祥被调至武汉化工长化技校,担任语文、政治老师。夫妻俩得以在汉团聚。

  40年来创作80多万字

  走进涂开祥家,家中的20多个木箱、纸箱挤满了房间,里面装满了各类藏书,多达1000余册。涂开祥告诉记者,他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读书时十分刻苦,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不沾牌,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特别喜欢看四大名著、历史人物传记、《百家讲坛》全集,还有《莫言全集》等文学作品,《在北大听到的80堂哲学课》他看了不下3遍。“经常是他看什么书,我就在一旁跟着翻看。”赵守润说,夫妻俩相互影响,相互激励。

  读书也不断激发创作的灵感。涂开祥写作热情很高,写的哲理诗《我是岛》发表在厂报上,被评为二等奖,创作的多口相声《四害自白》被推荐到湖北省,作为文艺调演节目,民间故事《两个老艺人》发表在故事报,《青石板》《甩瓜皮》《鲁肃巧妙陷曹兵》《自断龙脉》在《湖北民间故事(嘉鱼卷)》发表。

  爱好读书的赵守润也积极参加文化活动。在江岸区岱山小学工作时,写的诗经她朗诵后,被推荐到全区。2017年,她参加江岸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诗歌大赛,获评“优秀作品”。

  从1974年至今,因为共同的爱好,夫妇俩从未间断读书创作,手写诗歌、散文100多篇,小说50余篇,民间故事50多篇,电影文学剧本4本,论文20余篇,共计80多万字。两位老人一生笔耕不辍,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5年,涂开祥被授予“武汉市文明市民”荣誉称号。他的家庭连续3年被江岸区评为“最美家庭”。

  一家三代浸润笔墨书香

  在儿子涂琪琳看来,父母酷爱读书成为家庭的一个精神坐标和榜样,对自己及下一代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上小学、初中时,受父母的影响,我经常看书,也看过他当年写的很多手稿,父亲给我辅导作文,让我受益良多。”涂琪琳说,全家人通过分享阅读好的书籍、文章,感悟生活的点点滴滴,不仅从中学到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

  在这个浸润书香的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方式也十分特别。“从小到大,我们从来不打他、不骂他,而是给他讲做人的道理。”涂开祥介绍,儿子十几岁时正处在青春叛逆期,但他和爱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个成长的时期,我也分不清好坏,特别需要大人正确的引导,告诉我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儿子涂琪琳感慨道。

  弘扬家风,“善”传子孙。如今,酷爱读书的好习惯传承到了孙辈。“每天放学后,我就给孙女讲民间故事、童话故事,教她写字,老伴就教她拼音和跳舞。”涂开祥说,受到家庭的熏陶,上幼儿园的孙女涂芊沫从小就喜欢读书。《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读本,还有《哪吒闹海》《葫芦娃》等经典神话故事成为了孙女喜爱的读物,书中的一些经典词句她都能熟练背诵。

  孙女两岁半时,时逢社区组织“庆七一”活动,她上台就能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岁时,在幼儿园组织的故事演讲会上,她绘声绘色地讲述《木兰从军》,荣获一等奖。2017年,在社区庆祝党的十九大活动中,她现场朗读《习爷爷:全国人民拥护您》,赢得在场党员的夸奖和热烈掌声。小孙子涂兴睿在一岁半时,父母便教他诵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在,3岁的他也会背诵了。(记者谭德磊 通讯员祝丽芳 周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