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湖北省农科院伍涛博士山区梯田上种出“泉水梨”

2019-01-07 11:16:07|来源:湖北日报|编辑:苏喜茹|责编:石丽敏

湖北省农科院伍涛博士山区梯田上种出“泉水梨”

图为:伍涛博士(左三)在棚架下指导果农们给梨树剪枝。(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新杀的年猪,刚腌好的腊肉,是土家村民对客人最热情的款待。

  2019年第一个工作日,伍涛凌晨5点从武汉出发,来到秭归县九畹溪镇石柱土家族村时,已过晌午。

  九畹之源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里,14名村民翘首以盼。

  “伍博士,辛苦了,快趁热吃点。”57岁的贫困户杜德忠拿起筷子,双手递给伍涛。

  “伍博士的恩情,我们都记在心里,是没办法回报的。”老人的话语,朴素,却饱含深情。

  指导村民像种葡萄一样种梨

  石柱村,位于秭归最南端,与长阳接壤,开车从秭归县城过去,要走两个半小时山路。

  伍涛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梨研究室主任。2018年4月,他作为第7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挂职秭归县农业局副局长。贫穷落后的石柱村,是他最常去的地方。

  杜德忠,石柱村的贫困户之一,平日沉默寡言,但在伍涛面前,总是高兴得合不拢嘴。吃了一碗饭,喝了一口茶,伍涛换上胶鞋,踏着雪后泥泞的小路,带着村民们向果园走去,手把手教他们修剪梨树。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难以想象,高低不平的山区梯田上,竟能建起如此规整的水果种植园——全覆盖的防鸟网下,梨树的枝条被固定在一人高的棚架上,站在树下,所有的枝条触手可及。

  “传统梨树的高度一般在3米到5米之间,树体层次多,结出的果实小,且参差不齐。”伍涛介绍说,用“双臂顺行式”棚架梨栽培新技术代替传统技术,像种葡萄一样种梨,每棵梨树只留两根主枝,技术简单,单层结果,光照充足,花果管理方便,果实品质一致,同时也便于采摘。

  此前,这项新技术只在平原地区使用,在梯田上还是首次尝试。为克服地形障碍,他带动村民因地制宜搭建起小型棚架,并为村民们提供优质的梨树苗,把当地清澈的山泉水引入果园。至此,石柱村有了自己的特色水果——“泉水梨”。

  “2018年7月21日,是我们村有史以来最热闹的日子。”村里合作社带头人刘洪荣说,村里举办了首届采摘节,成群结队的游客走进果园,“泉水梨”被采摘一空。“市场上的梨子,能上半斤的就算个头大的,‘泉水梨’单个8两以上的比比皆是,又大又甜,游客们吃了还想吃,一斤能卖到10块钱。”

  贫困户杜德忠,家里1亩多地全部种了“泉水梨”,采摘节里卖了1万多元。种了一辈子地,这是他收成最好的一年。不止是他,对于其他农户来说,亩产1万多元,也是村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传奇”。

  现代水果种植业的“秭归探索”

  石柱村“泉水梨”的背后,其实是伍涛博士对秭归县水果产业未来全方位发展之路的探索。

  众所周知,秭归以脐橙闻名。在秭归,低山河谷地区是优质脐橙发展的最适宜区,而海拔偏高的地区由于积温不足,种出的脐橙,口感偏酸,达不到秭归脐橙应有的高品质,村民想搭上秭归脐橙产业的“致富快车”,只能望“橙”兴叹。

  “现代果业追求的都是高质量,要适地适栽才能出精品。”伍涛说,以石柱村为例,平均海拔500多米,积温不足,昼夜温差较大,可以尝试种植梨树。而棚架梨栽培新技术赋予了梨园便于“采摘游”的新属性,结合九畹溪以及石柱民俗旅游资源,在该村发展农旅结合新模式,有先天优势,附加值高,值得探索。

  当初,伍涛把棚架栽培“泉水梨”技术带到石柱村时,很多村民信心不足,等待,观望。去年采摘节过后,大家一下子就看到了实打实的成效,热情高涨,一条山区现代观光果业发展之路悄然形成。

  “本以为这辈子种不了果树。”村民郭崇虎说。2018年,当看到伍博士用棚架新技术指导种植出来的“泉水梨”效益这么好,他也在自家地里搭起棚架,栽上梨树。他说,“‘泉水梨’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有了一条新的致富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