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法学界新秀陈柏峰:用“脚”做学问 踏上成功之阶

2018-07-19 10:05:06|来源:湖北日报|编辑:苏喜茹|责编:赵佳雯

法学界新秀陈柏峰:用“脚”做学问 踏上成功之阶

图为:7月9日,陈柏峰在办公室翻阅书籍。(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朋 摄)

  “80后”大学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

  陈柏峰年纪不大,已经拥有许多令人羡慕的头衔。

  勤奋和方法,是陈柏峰的成功之道。凭借艰苦卓绝的付出和别具一格的方法,这个咸宁小伙从一个对法律不感兴趣的本科生,成长为中国法学界的翘楚。

  学以致用 一篇论文改变人生轨迹

  个头不高,皮肤黝黑,戴着眼镜。7月9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面前的陈柏峰,看上去还有些许学生气。不过在中国法学界,陈柏峰可是个人物。

  作为中国法理学会理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一些国家部委在制定政策法规前,会向他征求意见。但在20年前,他还是个对法律不感兴趣的小年轻。

  成为一名科学家或工程师,曾是陈柏峰的理想。“上大学后,头一年我基本没怎么上课,成绩在班里排倒数。”到了研一,同学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当时,他的一名同学考进一家新闻单位。工作中,这名同学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事情”:“明明法律有明文规定,他们为啥宁可上访也不走法律程序?”“为何法院判决有理有据,当事人还是不服,要闹事?”……

  为了把问题搞清楚,陈柏峰让同学寄来一大摞案例材料,“我研究了一个暑假,写出一篇题为《缠讼、信访与新中国法律传统》的论文,发表在《中外法学》杂志上。这也是我发表的第一篇论文。”

  从此,陈柏峰在法治研究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至今他已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其中核心期刊上有80多篇,“回想起来,正是当年的那篇论文,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陈柏峰说。

  直面问题 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做学问,只关在书斋里怎么行?既然一些现象和问题在课本中找不到答案,那就去基层找。

  2005年,陈柏峰迈开调研第一步,跟着导师在全国各地开展农村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他发现农民真实的土地权益诉求,与媒体上反映的情况有时会有差异。

  这种现象的根由在哪?陈柏峰对农民土地权益和传媒法治问题展开研究。10多年来,陈柏峰利用课余时间,奔赴全国近20个省市的农村和城市基层调研,写作了《农民土地权益诉求的表达结构》《土地发展权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前景》等有影响力的论文,并大量阅读有关农村土地权利的著作,同时观察媒体对农村土地权属纠纷的报道,写成《传媒监督的法治》一书,对传媒监督现象作出了有力的理论解释。

  2011年,陈柏峰看到一条“某乡政府出台规定,不准农民违规整酒”新闻,当时网上出现一些质疑声音,有网友怪乡政府“多管闲事”。

  通过基层调研,陈柏峰发现乡政府没有做错。在一些乡镇,村民间的人情往来处于失控状态,“以前只办60岁生日,现在59岁也办。以前婚丧嫁娶摆酒,现在母猪下崽都请客。赶情风日盛,村民不堪重负。”

  “把法理跟当下的困惑结合起来,下基层调查研究,看问题更全面、更客观。”这是陈柏峰推崇的做学问的好方法。

  13年间,陈柏峰每年都会抽出两三个月时间,到基层搞调研。2014年,陈柏峰入选“湖北省青年英才”。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基层法治研究,他与团队在学院建立了基层法治研究所。2016年,他主持的课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法治保障研究”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他本人还入选2016年度“长江学者”。

  “有使命感,直面问题,务实调研,成果接地气,他用勤奋铺就成功的阶梯。”对于陈柏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徐涤宇如是评价。(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通讯员 杨伶俐 实习生 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