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江夏23亿打造一流就医环境

2018-05-31 13:16:53|来源:长江日报|编辑:杨坤林|责编:孟慧

  原标题:向“小病不出街 大病不出区”的目标迈进 江夏23亿打造一流就医环境

(文末带摘要)【今日江夏】江夏23亿打造一流就医环境

江夏中医院效果图

(文末带摘要)【今日江夏】江夏23亿打造一流就医环境

协和江南医院

(文末带摘要)【今日江夏】江夏23亿打造一流就医环境

法泗卫生院办公楼

(文末带摘要)【今日江夏】江夏23亿打造一流就医环境

江夏中医院远程会诊现场

  近两年来,江夏区投入23亿改善基层医院环境,招考80名大学生下基层,充当村民的健康守门人,开通的影像学、心电图远程会诊2.1万例做实医联体,三招有效提升了区基层卫生院的就诊能力,促进了分级诊疗,向“小病不出街,大病不出区”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5月30日,在建的藏龙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百名建筑工人正在忙碌,一栋占地面积823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四层建筑已经封顶。这是江夏区投入23个亿打造一流就医环境,实现分级诊疗,打造健康江夏的一个缩影。

  投入23亿打造一流就医环境

  “医院新建的病房大楼环境真不错,医护人员对病人态度真好,老人住在这里,我们很放心。”5月30日,家住江夏纸坊绿地小区的李先生说,他的母亲前几天在家里不慎滑倒,造成左肩部锁骨骨折,来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没想到医院变化真大。

  江夏区卫计委主任朱华乔介绍,江夏区委区政府为打造“独立成市”的武汉南部生态新城,始终把民生建设放在首位,在前三年投入15个亿的基础上,将再投入8个亿继续加强医院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投资11.5亿元、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的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已于2016年建成;近三年来,江夏区累计投入2.6亿元,完成了9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易地搬迁重建。江夏区还成功创建“湖北省乡镇卫生院特色专科”3个。金口、五里界、山坡、安山等5家卫生院创建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

  即将按照三甲医院标准,异地重建的江夏区中医院,占地35亩,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投资6.37亿元,床位600张,即将动工;江夏区妇幼保健院搬迁到原江夏区人民医院旧址,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拟开放床位200张,地面停车位200个。

  为了缓解光谷地区看病难问题,占地面积8230.14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总投资1600万元,开放床位80张的藏龙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将开张接诊。

  即将开工的湖泗卫生院,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88平方米,开放床位60张,总投资2878万元。

  即将投入使用的区疾控中心大楼,占地面积4883平方米,建筑面积11417平方米,总投资4415万元。

  “再过3至5年,江夏各医院的硬件建设将彻底改变,我们将在提高医疗队伍整体水平上、医生服务态度等软件上下功夫,为健康江夏做出应有贡献。”展望未来,朱华乔说。

  80名大学生充实基层卫生院

  “感谢组织上的信任,我一定尽心尽力地干好本职工作,让就医者满意。”5月30日,江夏区法泗卫生院副院长余婷告诉笔者,她是一名90后,从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研究生毕业,2017年8月份应聘来到法泗卫生院任副院长。刚开始也有压力,怕干不好,后来在卫计委领导和老院长的鼓励信任下,现在觉得工作越来越顺手。

  人才是医疗服务的核心,为加强基层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医院服务能力,2017年,江夏区拿出80个事业编制,参加武汉市事业单位招考,80名大学毕业生全部分配到卫生院。同时,设立了160名编外用人额度支持基层,区财政定额补助3万元/人/年,每年总计投入480万元。

  留住“凤凰”是难点,江夏区采取三招留住人才,一是服务留人。每个卫生院拿出一层楼的周转房,作为大学毕业生宿舍。安排在医院食堂就餐,解决吃饭问题。二是信任留人,90后研究生余婷上班第一天就被聘任为卫生院见习副院长。三是培养留人,研究生张良鹏、余婷和其他12名大学毕业生已经送往上级医院进修,提升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

  江夏区卫计委主任朱华乔说:“按照健康中国的要求,未来5年,江夏区每万名常住人口拥有3~5名全科医生,基层卫生院临床医生50%达到本科以上学历。”

  14家卫生院影像学、心电图诊断达到二级医院水平

  2017年,借助医联体的东风,江夏区人民医院和江夏区中医院,利用互联网+,建设远程心电图会诊中心、影像学远程会诊中心。同时,江夏区内14家卫生院的心电图、DR、CT上传到远程会诊中心,集中诊断。这14家卫生院影像、心电图诊断达到二级医院水平。截至目前,影像学远程会诊14170例,远程心电图会诊6842例。

  69岁的居民尚永生家住江夏区山坡街,他咳嗽了3个月,情况一天比一天严重。他在山坡中心卫生院拍摄了胸部CT,通过远程会诊平台请江夏区中医院专家看了片子,确诊右下肺炎性病变。“不是大病,我就放心了。”尚永生一颗悬着的心落地,安心走进了卫生院住院治疗。

  山坡街地处江夏南部,加上周边安山、湖泗、舒安几个街道,人口达10万人。这里地处偏远,2017年年底,江夏区中医院资助山坡中心卫生院买了一台CT机,然而机器调试好以后,卫生院只能拍,却没有专业的医生阅片。好在不久前,江夏区搭建起远程会诊平台,卫生院的CT片、DR片可同步发送到大医院阅片室。

  据悉,远程会诊平台目前已覆盖了江夏区14家卫生院,上接江夏区人民医院、江夏区中医院两家区级医院,及武汉市3~5家三级医院。

  2018年内,江夏区还将利用互联网技术,全面推进远程会诊,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号。

  医疗资源下沉 做大做强医联体

  2017年3月8日,江夏区中医院住院患者张少风,一早就等候在放射科阅片室外。

  39岁的张少风,是江夏山坡街人,因右侧大腿疼痛、行动不便半月,在江夏区中医院住院。磁共振显示,其右侧股骨远端呈现低密度阴影,怀疑是非骨化性纤维瘤。

  “我想到湖北省肿瘤医院明确诊断,可我行走不便,专家号也难求。”张少风申请了远程会诊。

  9时整,阅片室内投影屏上,出现一位面带微笑的医生,他是湖北省肿瘤医院肿瘤影像诊断首席专家刘玉林。江夏区中医院院长熊侃以及骨科、放射科专家向刘玉林介绍了患者病情。

  3分钟后,张少风的电子病历、磁共振影像传输到刘玉林的办公室。不同于以往视频会诊传输模糊的影像,现有的远程会诊传输的是高精度影像资源,相当于“原片预览”。

  “可以排除非骨化性纤维瘤!”刘玉林阅片后,说出自己的观点。

  “那是否考虑骨髓感染?”熊侃问。

  “可能性较大。”刘玉林建议,病人暂时不必转诊至上级医院做骨穿活检,先维持抗感染、制动治疗,一个月后复查。

  得知会诊结果,张少风的眼泪“刷”地流下来:“不是肿瘤就好,我可以在江夏放心治疗了!”

  医联体、分级诊疗是医改的深水区。面对诸多困难,江夏区卫计委迎难而上,提出了“一中、二新、三建、四化”的创新发展思路。即以服务为中心,进一步创新技术、创新管理,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基础设施和规章制度建设,全面实现卫生计生工作信息化、规范化、精细化、品质化。

  按照“一中、二新、三建、四化”的要求进行统筹布局,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卫生院。远程医疗撬动了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和江夏区中医院与21家卫生院的医联体“航母”。

  自2016年协和医院托管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以来,医联体“龙头的舞动”明显增强,一年多来住院人次翻番,外转就医人次明显减少,人均医疗支出下降。

  “名医家乡行”守护村民健康

  “非常感谢杨医生,他让我不用跑路,就看好了病。”提起杨光洲,江夏区山坡街保福祠村民胡秀元就很激动。胡秀元说,她今年54岁,2018年1月初,不小心摔倒导致右尺骨干骨折。江夏中医院骨科医生杨光洲,每周三固定到山坡街卫生院给她看病,腊月二十九也照常,让她不用跑路也享受到二甲医院的医疗服务。

  据了解,在医联体建设中,江夏区中医院利用医生的家乡情结,开展“家乡名医家乡行”活动,按医生籍贯回乡坐诊,引导基层群众“就近就医”,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

  自2016年1月开始,江夏中医院开展“家乡名医家乡行”活动以来,累计服务患者达23000余人次。江夏区中医院的骨科主任杨光洲和消化内科主任夏梅青,每周三都回到家乡山坡卫生院坐诊。

  “我俩作为山坡人,回到家乡为乡亲们看病,打心底里很有自豪感和成就感!”杨光洲说,自从他们回到家乡坐诊后,很多以前熟识的亲戚、邻居、同学不再舟车劳顿奔波到上级医院就诊,而是到家门口的卫生院来找他们看病。为了更好地服务乡村百姓,他们还建起了200多人的微信群,通过“在线问诊”的方式,为大家释疑解惑。

  江夏农村孕妈妈顺产全免费

  国家“全面两孩”政策放开后,为了减轻农村孕产妇的生育负担,2017年年初,江夏区重新制定了新政策:凡在该区内医院分娩,定向补助金额提高到3500元。除了之前的650元补助外,余下的2850元全部纳入生育补助。

  这意味着,今后江夏区的农村孕妈妈在区内医院顺产生伢,可以一分钱不花。即便是剖宫产生伢,也可以报销3500元,大大减轻了经济负担。

  江夏区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凡2017年1月1日后生产的江夏区农村户籍妈妈,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出院小结、住院发票原件或复印件,到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领取“江夏农村户籍孕产妇政策内基本生育服务免费申报表”,填写盖章后,直接到江夏区妇幼保健院办理报销。(文:关晓锋 张春红  图:张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