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打造垃圾循环产业园 荆门市建设静脉产业园实现“三化”蝶变
2025-03-20 15:21:2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高钰姗责编:王悦阳

  近年来,荆门市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等城市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摒弃“资源—产品—废弃物”线性思维,树牢“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理念,建成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等城市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为一体的静脉产业园。

  荆门市静脉产业园一二期项目先后建成运行以来,已累计处理生活垃圾量约94.65万吨,发电2.89亿千瓦时;处理建筑垃圾约23万吨,产出骨料20万吨、压制砖8万平方米;处理餐厨垃圾约10万余吨、污泥18万吨,产出沼气950万立方米、营养土9万吨。

  统筹谋划,科学规划园区。荆门市秉承“绿色循环,集约发展”理念,统筹规划城市固体废弃物终端处理设施。园区总投资10余亿元,占地近500亩,一期建设300吨/天的餐厨垃圾、市政污泥、粪便等有机废弃物“预处理+厌氧消化”处理项目和800吨/天的建筑垃圾“破碎分选+再生利用”处置项目;二期建设700吨/天的生活垃圾“机械炉排炉”焚烧发电项目,并配套建设应急填埋场,同时将园区设置在现有垃圾填埋场周边,距离中心城区13公里,并对园区周边500米范围住户进行搬迁。

  效能优先,推动项目落地。稳评、环评等手续同步办理,及时解决项目征迁、土地征转等问题。一期项目2017年3月启动,6个月完成前期,2019年投入运营;二期项目2018年3月启动,7个月完成前期,2021年正式运营。园区安排专人脱产驻点,聘请第三方机构进驻工地,并成立媒体记者、市民代表及厂址周边居民代表组成的项目监管小组,定期入场监督,保障了项目质量。

  示范带动,完善治理体系。末端处理设施建设“激活”了前端垃圾分类及收转运全链条,推动中心城区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设施基本全覆盖,各县(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60.1%,生活垃圾分类自然村占比达50.9%。2024年10月、12月,荆门相关代表就垃圾分类工作经验先后在全省和全国相关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同时,辐射带动钟祥市、沙洋县、京山市先后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生物质发电项目,并引进新型环保设备等方式对餐厨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文 周虎平 黄峰威)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