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千里牵手粤港澳 “江汉大米”首次大规模进入大湾区
2024-06-11 09:54:26来源:湖北日报编辑:高钰姗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千里牵手粤港澳 一袭米香情谊长 “江汉大米”首次大规模进入大湾区

  60多年前,湖北执行了一项重要任务——1962年3月20日凌晨,内地首趟供港澳鲜活物资621次(后改编为751次)快运专列,满载着农产品南下。此后,“三趟快车”被誉为“香港同胞的生命线”。

  今昔,由湖北省粮食局、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人民政府驻深圳(广东)办事处共同主办的“江汉大米”粤港澳产销合作洽谈会在深圳举行。6月5日,“江汉大米”首次大规模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签约金额达11.8亿元。湖广熟,天下足。水稻作为湖北第一大粮食作物,每年湖北稻谷供应南方市场约100亿斤。湖北大米在广东市场的销量占我省大米外销量的26%,排名第一。

  广东和湖北,汉江到珠江,山水相隔却阻不断一袭米香情谊长。

  借“江汉大米”东风

  国宝桥米定下一个“小目标”

  “我们这次签约的金额有1亿元,主要是大米的全渠道销售。”6月5日,“江汉大米”粤港澳产销合作洽谈会上,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负责人韩志刚介绍,公司计划用3至5年,力争实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

  “除了湖北以外,广东是我们销量最大的地区。”韩志刚介绍,国宝桥米是“江汉大米”首批授权的10家核心企业之一,深耕湖北市场37年,销量增长已经到了瓶颈期,需要开拓新市场。2005年进入广东市场,目前已有近3000万元的年销售额。大米品牌闯市场,必须大量的推介,企业势单力薄,需要借助政府搭台的东风。他希望借助这次“江汉大米”省域公用品牌的推广,让国宝桥米在广东地区的品牌知名度和销量都快速增长。

  “目前,我们的产品已入驻广(州)佛(山)地区的卜蜂莲花超市。”据介绍,这次国宝桥米通过与广州市京鼎粮油有限公司签约,将在当地开展大米的全渠道销售,覆盖大型卖场、农贸市场,以及朴朴、美团等新零售渠道。

  “我们2023年在全国销售额6380万元,今天一次就签了6000万元。”湖北畅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邱晟介绍,以前也给沿海地区的学校、酒店供货,但是该公司在乡镇,开拓沿海市场的难度大、成本高,这次洽谈会上与深圳一家米业公司签约“低GI”大米(编注:血糖生成指数小于或等于55的大米)的营销合作,迅速拓宽了市场渠道,节省了企业营销成本。

  据了解,本次产销合作洽谈会,湖北省粮食局组织全省60家重点粮油企业,携400余款优质粮油产品闪亮登场。来自粤鄂两省的44家粮油企业签订产销战略合作协议,销售粮油16万吨。其中,签约销售大米总金额8亿元、12万吨。省域公用品牌“江汉大米”首批授权的10家核心企业拿下6亿元订单。

  送500克的“小心意”

  在连锁超市拿下货架“半壁江山”

  “您试吃一下,这是湖北的米。”6月5日上午9时许,深圳市龙岗区,毗邻大片居民楼的开心购生活连锁超市(布吉利店)早已顾客盈门。收银台前,一位大婶买了胡萝卜,惊喜地领到一小包米。

  “在门店消费的顾客,都会送一包500克的‘江汉大米’。”店长郭梓杰介绍,今年4月,“江汉大米”进入开心购所有门店,顾客反馈“很好吃”。目前,店内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推出优惠活动,让更多消费者感受湖北大米的品质。截至目前,已送出6000多包。

  其实,这种送米的“小心意”早就开始了。

  “去年8月,我们推出的联名系列款,都多送500克。”郭店长指着货架上说。作为“江汉大米”首批授权的10家核心企业之一,湖北虾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供货的“虾香稻”品牌的多款大米,外包装上都显著印着“加量不加价”。这是该公司与广东开心购农产品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专供开心购门店。

  “我老公是黄冈麻城的,一餐要吃好几碗,宝宝也爱吃。”来自重庆的李女士带着1岁多的宝宝来买米,对“江汉大米”赞不绝口。

  “5月份,虾香稻在我们所有门店销售超过200吨。”深圳市开心购生活连锁超市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友能介绍,开心购2017年进入超市行业,目前在深圳有40多家社区生鲜超市,店面基本是300至500平方米,非常重视商品质量和性价比。目前,虾香稻的质量获得顾客普遍认可,销量稳步上升。

  销量好,“咖位”随之提升,“排面”也大了。

  “虾香稻,现在占了我们大米整体1/2的陈列面。”郭店长介绍,大米这个品类,一般都只给1至2个陈列面(指商品在货架上占一个展位),为了方便顾客选购,“江汉大米”已占该店大米货架的“半壁江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莉霖 通讯员 肖竞)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