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武汉鄂州共建“五同”核心区
2022-04-13 11:01:16来源:湖北日报编辑:李燕责编:石丽敏

  上月,鄂州市党政主要领导先后到访省发改委、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武汉地铁集团。多轮沟通,只为一个共同目的——推动武汉与鄂州间的市域铁路建设。

  这是今年以来武鄂同城化发展动向频频的一个缩影。前不久,两市宣布共建“五同”核心区,即“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进而携手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样板。

  季沟通、月例会、周碰头

  3月17日,武汉党政代表团到访鄂州。期间,主客双方现场踏勘未来二路对接工程进展。今年内,该条道路将全线贯通。

  连通的“路”不仅在脚下,还体现在两地愈发顺畅的互动中。借由构建多层次、常态化联系机制,武鄂市级领导每季度一沟通,分管领导每月一例会,职能部门每周一碰头。

  1月19日,两市生态环境部门协商梁子湖共保联治工作;2月14日,两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共谋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项目用地保障、信息化建设、生态保护、人员交流等方面展开合作;3月17日,两市住房公积金中心齐推5项同城化便民措施。

  互动密集,见效提速。武鄂同城化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已有初步成果,葛店开发区、红莲湖新区被纳入东湖科学城260平方公里拓展范围。而在民生领域,31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城市圈“跨市通办”,鄂州第三代社保卡加载“武汉通”功能,武鄂城镇职工社保、医保等实现无障碍转移接续。

  “目前两市去年议定的合作事项已全部完成,今年新增了21项重点工作需双方继续共推。”鄂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吴宏发说。

  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正在拓宽的短咀里湖桥,是数万“新武鄂人”每天同城上下班往返的必经之路。拓宽工程筹备之初,两市工作人员一起跑规划、跑审批,仅3个工作日便完成全过程审批。

  近年来,武鄂加快推进交通“硬联通”,现已有2条城际铁路、1条普铁和9条公路连通,且有两条高速公路在建。到年底,鄂州计划再打通6条与武汉对接的“断头路”。

  3月19日,花湖机场顺利完成试飞,正向6月通航、11月开启货运功能的目标冲刺。以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航空客货运“双枢纽”建设为突破重点,武鄂同城化已呈整体推进之势。

  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武君表示,天河机场与花湖机场,一客一货两大枢纽协同运行,不仅是对城市圈交通格局的改变,也将拉动沿线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圈的对外通达能力与国际交往能力。

  “经多年探路,武鄂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持续开展,不断深化‘研发在武汉,转化在鄂州’模式,以科技同兴助力产业同链,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鄂州市科技局局长杨伟志说。

  据统计,2021年,鄂州与武汉对接签约项目40个,总投资244.45亿元。

  示范城市圈同城化发展

  自3月起,武鄂两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启用业务互办窗口。此举意味着,两地市民可在对方城市公积金网点办理本地公积金业务。

  据了解,该项举措将于近期在武汉城市圈的其余城市推行。而且,两市率先实施的其他住房公积金便民措施亦将于下半年全面推广。

  “武汉与鄂州经济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大,具有同城化发展的良好基础,同时也是鄂州提出建设同城化核心区的底气所在。”鄂州市委书记孙兵说。

  一年多来,武汉和鄂州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在规划、交通、科技、产业、民生领域深度融合,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进展,同城化势头强、效果好。

  在此基础上,今年两市还提出,未来将打破行政藩篱,通过跨区域规划和统筹,创新资源配置、要素保障、公共服务、利益共享等领域的体制机制,强化核心区势能。

  既是核心区,也是重点区、先行区、示范区。孙兵认为,武鄂同城化发展理应更快一步、更深一层,为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提供借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九城就是一城”进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劲松 夏中华 通讯员 黄朝晖 曹彦)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