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2025年湖北省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分营开营。来自襄阳、十堰、宜昌、黄冈、荆州、随州6个地市的111名高中生及11名带队教师,将在武汉植物园开启为期三天的科学探索之旅。这是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今年首次独立承办省级营活动。
此次活动以“科技梦·青春梦·中国梦”为主题,武汉植物园依托丰富的科教资源与植物资源,设置了植物科学课题探究、科学家精神报告、科学游园、参观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多个环节。
武汉植物园猕猴桃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研究组长李大卫研究员为营员们带来了开营第一课。他以《一把种子的奇妙旅程:作物的驯化和人类的生活》为主题,通过小麦、西瓜、水稻等作物驯化史的生动案例,阐释了人工育种与基因工程如何推动农业变革。他详细讲解了武汉植物园在猕猴桃育种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包括“东红”“金艳”等4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猕猴桃新品种,充分展现了我国在作物种质创新方面的科研实力。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好吃的葡萄是由什么决定的?”“莲和睡莲仅一字之差吗?”,生活中的问题,用科学来求真。接下来,营员们将开展本次科学营的特色活动-植物科学课题探究,分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微藻生命科学探索实验”“莲红、白花色之谜”“莲和睡莲的生物学研究”“水生植物的形态结构及光合生理对水环境的适应性探究”以及“鲜食葡萄关键品质多维检测与比较”,结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武汉植物园邀请多个研究组为营员精心设计了五个植物科学探究课题。营员们将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实地采样、设计实验、实验室操作、数据分析、成果汇报等环节,完整地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获得真实的科学研究经历。
在此次活动中,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助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发展。(记者 艾思航 通讯员 陈长丽)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