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学院师生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创新工场进行实践操作。(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重实践、跨学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近年来,武汉东湖学院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造升级传统专业,开设新专业,重点建设新工科、新文科,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80%的专业改造升级为新工科、新文科
“对高校来说,新工科首先是指新兴工科专业,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原来没有的专业,也是对传统工科专业,例如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建筑工程、机械、材料、自动化等专业的升级改造。”7月2日,武汉东湖学院校长王恕立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介绍,学校设有13个教学院(部),45个本科专业、36个专科专业, 80%以上的专业进行了新工科、新文科的改造升级。
例如该校机电工程学院,是面向湖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其中开设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方向),结合“中国制造2025”的先进理念,逐步形成了以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特色方向,服务于机械、汽车、航空航天、通信等高端制造企业与现代机电产品设计和制造企业。
“2020年秋季招生,学校将新增4个新专业,分别是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学前教育、网络与新媒体,其中,前2个是新工科专业,后2个是新文科专业。”王恕立介绍,新工科提倡重实践、跨学科,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产学合作,把理论课程带入实践课堂;协同育人,持续改进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要求。同时,学校也非常重视对传统文科进行应用化改造升级,注重发展金融学、财务管理、法律、新闻等新文科专业,创新文科人才培养新模式。
产教融合 校企协同育人
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武汉东湖学院采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把专业培养的环节和产业、企业协同起来,实施校企共建、共育、共管、共赢的全过程深度合作。
具体说来,学校开设的专业和对应产业、企业共同建设,双方共建教师队伍、共同研制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实习平台。“从学生的课程教学、到实习实训、毕业设计,都是由学校老师和企业老师共同完成。” 王恕立说,学校要求校内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年到企业挂职锻炼一个月,了解掌握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同时,学校从企业聘请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多门课程采取“双师制”教学,全过程共同培育。
“学校成立了校、院两级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很重要的一个职能就是保障校企合作的质量,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据介绍,校企双方共管具体细化到学生的实习实训的成绩、课程成绩,都是由校内外老师共同评定。毕业时,校企双方都是推动就业的主体,共建专业的90%以上的毕业生都可以到共建企业就业。
据悉,近年来该校多个专业与国内知名的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例如,该校通信工程专业与国内知名大型通信央企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设立了“大唐移动试验班”,以双方共同投资1200多万元建设的4G/5G现代移动通信校内综合实训基地为基础,面向移动通信行业开展应用型人才的联合培养。
此外,武汉东湖学院还先后与湖北三环集团、武汉药明康德、东软股份、用友新道等省内外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开展从招生、培养到就业的全过程合作,形成了校企“共建、共育、共管、共赢”的协同育人机制。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办了大唐移动——通信工程实验班、文思海辉——物联网工程特色班、中铁集团——机械制造实验班、东软集团——软件工程特色班,用友新道——财务管理实验班等,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围绕需求 服务重点产业
2019年3月,湖北省委省政府明确湖北十大重点产业,分别是:集成电路、地球空间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汽车、数字、生物、康养、新能源与新材料、航天航空。
“我们设置的专业,主要面向智能制造、信息技术、数字、生物、康养等省内重点产业。”王恕立说,比如机电工程学院开设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3个专业,都是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方向。
在计算机科学学院,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网络空间安全5个本科专业,都是与数字产业密切相关的,重点就是培养服务大数据产业和技术的应用人才。
“数字技术,不仅是技术也是产业,涉及很多行业,比如新闻 、法律等都涉及到大数据。”王恕立说,因此我们在新文科建设方面也重视交叉融合,比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都与数字产业对接。“生化学院重点打造的生物制药、健康管理专业,也紧密对接了生物、康养等省内重点产业,社会需求旺盛,毕业生就业质量也非常高。”
“不断推出新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及时把握社会需求,动态调整专业,并加强专业建设的校企合作。”王恕立说,通过提供更新理念、更优模式、更高质量的专业教育,更好地满足学生意愿,更好地服务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龚雪 通讯员 张丽)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