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贴心帮扶、靠前监管、特事特办——“一揽子”服务帮扶市场主体
当前,复工复产正在全省按下“快进键”。
湖北市场监管系统立足职能,精准服务,通过贴心帮扶举措,“智慧化”监管,做到疫情防控不放松、安全监管不停步、服务保障不打烊,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跑出加速度。
特事特办 疏堵解难
4月21日,一次特殊的《药品经营许可证》换证视频核查,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市场监管局会议室内展开。
这是该局首次试行“在线无接触辅助审查+视频核查”,解决疫情期间辖区药品零售企业换证难题。
按规定,《药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满,持证企业应当提前申请换证。对于涉及药店换证事项,东湖高新区市场监管局要派出检查员对药店现场核查验收。考虑到疫情影响,该局决定采取“在线无接触辅助审查+视频核查”模式,力求疫情防控与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两不误。
在接到左岭新城一家药店换证申请后,该局借助微信小程序制作填报记录表,该药店将人员管理、购进验收、不良反应监测等八类经营质量管理记录,通过小程序上报。东湖高新区市场监管局药械科检查员,对信息一一检查,并约好21日视频核查。
仅30多分钟,视频核查完毕。“视频检查效率高,既节省了时间,还减少了检查员到店检查时对经营的影响。”药店负责人范先生点赞。
为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好事快办”,尽力为企业疏堵点、解难点。
在孝感,动产抵押登记为复工复产增添新动能。“180多项设备30多页的资料审核当天办结。”在孝感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湖北诺克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动产抵押登记顺利融资2808万元,缓解资金周转困难。
该局依托“全国市场监管动产抵押登记业务系统”实现动产抵押登记电子化申请、不见面审批,通过安排值班人员定期登录系统查看申请,确保申请第一时间办结,避免延误企业融资时机,为市场复苏“减压”。
在宜昌,抢抓时间办登记,为企业复工复产争取宝贵时间。奥美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急需办理口罩网上销售的备注,因时间紧迫,资料无法准备齐全,宜昌市市场监管局主动与企业联系,在企业先行作出承诺的前提下,1小时内就为该企业办好了登记。
加强监管 严守“安全线”
随着复工复产复市有序推进,企业原材料购进、群众购物消费逐渐进入高峰。
省市场监管局及时强化市场价格巡查检查,采取分片包干等方式落实监管责任,掌握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对轻微违法行为,及时责令改正;严厉查处哄抬价格,借复工复产复市之机乱收费用等违法行为。
疫情防控和企业复产复工复市期间,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畅通公众投诉渠道,12315热线全天候服务。
为营造公平竞争和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省市场监管局4月20日做出部署:在全省开展“公平竞争执法2020”行动,打击妨碍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市、损害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的垄断行为,护航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省级层面行动雷厉风行,市州也纷纷出手,严守复工复产“安全线”。
襄阳市市场监管局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全市疫情防控日用防护产品(非医用)生产、经营、销售主体,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商场、药店、超市非医用口罩、洗手液等产品进行监督检查累计1.7万批次,抽样送检7批次口罩产品,督促企业从严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严查产品质量不合格行为。
为消除疫情防控期间餐饮安全隐患,宜昌市市场监管局对于餐饮类单位,扩大餐饮许可公开承诺制试点、鼓励支持餐饮线下线上结合经营、全面推广无接触安心配送。
政策护航 缩短“困难期”
呵护市场主体,营造“雨水充沛、养分足够”的土壤环境,一项项护航市场主体复工复产的政策纷纷出台——
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智慧办”行政许可审批服务;酌情对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等活动的个体经营者予以豁免登记;延长个体工商户年报时间至2020年底……4月3日,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发改委等七部门,从保障个体工商户用工、减免社保费用等方面,出台十五条措施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
设立200亿元贷款额度的定向纾困资金,对于在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金融机构向个体工商户发放的优惠贷款,给予贴息。4月18日,武汉市下发《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的政策措施》,涉及阶段减免税费、降低要素成本、提供资金纾困、优化服务保障等举措,支持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
咸宁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联合出台“27条”措施,帮助企业克服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容缺办理登记许可,申请人办理营业执照登记,对申请人缺乏非核心资料的,市场主体可以实行承诺后先行办理。
鄂州市市场监管局推出“十五条”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如,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对于轻微违法、社会影响较小的违法行为施行“首次不罚”。
在政策雨露的滋润下,市场主体开始恢复活力。(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吴文娟 通讯员 郭姗姗)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