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让电影“可游可感” 《花谢花又开》让蔡甸风景成为故事本身
2025-11-25 17:09:0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程华责编:魏寒冰

  11月23日,院线电影《花谢花又开》在知音故里武汉蔡甸正式杀青。总制片人、编剧兼导演熙道在杀青仪式上提出“华语文旅电影”的创作定位,表示将通过“影旅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重新定义电影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打造兼具艺术价值与产业价值的行业新标杆。

《花谢花又开》杀青海报

  《花谢花又开》的创作核心是“让电影成为地域文化的动态名片”,以电影为媒介,构建文化传播与旅游赋能的双向通道。影片以蔡甸的知音文化为精神内核,全程取景于花博汇、后官湖湿地、九真山等标志性景观,通过诗意的镜头语言将自然风光、人文典故与情感叙事深度融合。

  为实现“影旅共生”的目标,《花谢花又开》剧组成立专项摄制组,针对蔡甸四季光影变化进行系统性拍摄,创新运用无人机航拍、微距摄影等技术,捕捉景区的动态美感。影片还引入“场景叙事”理念,使自然景观成为推动剧情的关键角色。这种将地域符号转化为情感符号的创作手法,技术革新与艺术表达并重,突破了传统影视取景的“背景板”逻辑。

  《花谢花又开》在筹备阶段便与蔡甸区政府、文旅企业协同规划,设计“观影+旅游”联动方案。影片杀青当日,蔡甸区同步推出“知音文化影视打卡路线”,整合拍摄取景地、文化遗址及特色民宿,形成主题旅游产品。数据显示,影片拍摄期间已带动当地旅游预约量同比增长150%,酒店周末入住率达95%。这种“未映先热”的效应,印证了熙道提出的“电影赋能文旅”模式的可行性。

  湖北省电影家协会主席陈敦亮认为,《花谢花又开》系统性地将电影创作与地域品牌推广结合,其“文化IP+影视艺术+旅游转化”的模式,可能催生一种新的电影类型。多位业内专家指出,该片将推动更多创作团队深耕地方文化,形成影视与文旅产业的良性循环。

  目前《花谢花又开》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预计2026年全国公映。(文/图 皮晓翔)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