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襄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助力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新闻发布会并通报相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 李旭晖
近年来,襄阳市检察机关坚持立足古城定位和检察职能,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局,严厉打击涉文物违法犯罪,积极探索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新路径,为守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根”与“魂”筑牢了法治屏障。
2024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妨害文物管理罪6件27人,受理移送起诉6件27人,起诉4件17人;受理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6件24人,受理移送起诉6件24人,起诉4件17人,以司法办案助力筑牢文物安全底线。
为确保文物承载的文化和历史更好地延续,襄阳市检察机关持续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办案力度,通过“监督办案+督促治理”的模式,梯次运用诉前磋商、检察建议、提起诉讼等方式,推动相关行政机关强化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形成法律监督与行政履职同频共振的文物文化保护新格局。
据了解,襄阳市检察机关还通过专项牵引与系统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分阶段开展专项公益诉讼检察行动,对域内重要文物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如针对“保康渔鼓”“独臂皮影”等非遗项目的困境,襄阳市检察机关通过查阅县志、实地走访非遗传承人、对接相关部门等方式查明症结,依法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强化数字化保存、常态化教学演出等方式,加强对非遗项目的保护。
与此同时,襄阳市检察机关坚持与多部门协同联动、同向发力,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构建制度规范的长效保护体系。与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会签《关于建立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建立线索互移、信息共享、协作办案等机制,为两级检察机关与文物保护部门相互配合、开展工作提供依据。
未来,襄阳市检察机关将持续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强化法律监督,以司法之力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让文物“活起来”、文化“传下去”,为襄阳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提供更高水平的法治保障。(文 杜元 任妤 王诗琪)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