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从长江到尼罗河:湖北与非洲的共赢叙事
2025-10-29 17:22:0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程华责编:魏寒冰

  国际在线湖北消息(记者 高钰姗):从工业建设到烟火日常,湖北制造正深入非洲市场的各个角落。

  在尼日利亚,东风汽车的CNG燃气油罐车在当地石油冶炼工厂间穿梭。

  在摩洛哥,中国茶叶飘香千万家庭,2024年从恩施鹤峰出口到这里的茶叶约1万吨。

  在阿尔及利亚,酵母催化作用下,家庭烤箱中出炉的面包馨香柔软。

长江到尼罗河:湖北与非洲的共赢叙事_fororder_图片16

载有东风CNG燃气油罐车的货轮靠港尼日利亚阿帕帕港 供图 中国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

  这一幕幕,不仅是湖北产品远销非洲的生动写照,更是中非贸易合作蓬勃发展的缩影。作为中国对非贸易的重要参与者,湖北企业正以多元化的市场策略,在非洲这片热土上书写外贸新篇章。

  中非贸易合作近年来持续深化,中国已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对非洲出口较去年同期增长29.5%。在这一大背景下,湖北表现尤为突出:同期对非出口28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4%,远高于全国水平。

  其中,尼日利亚、南非、阿尔及利亚等前十非洲国家贸易伙伴占湖北对非出口的65.6%,产品涵盖车辆、化肥、酵母、茶叶、服装等多元品类,不仅提升了湖北外贸韧性,也为非洲市场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湖北企业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战略眼光,积极拓展非洲市场。“为了满足客户具体需求,我们对50项技术进行针对性改造提升,以过硬的技术实力取得了信任。”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刚刚结束的广交会上,更有来自尼日尔、科特迪瓦的新客户兴趣浓厚,已经计划前往湖北十堰工厂,深入考察洽谈。

  “与当地能源巨头合作让东风中重卡在非洲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未来牵引车、自卸车等需求将持续增加,”企业信心满满的同时也正加紧本地化运营,包括在非洲建立全国联保服务网络,派技术专家队伍提供支持,以及鼓励经销商提升备件满足率。

长江到尼罗河:湖北与非洲的共赢叙事_fororder_图片17

摩洛哥人家中的恩施茶 摄影 蔡俊

  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前九个月,湖北向摩洛哥出口茶叶达1.4亿元人民币。在摩洛哥这个视茶如粮的国家,每年消耗6万吨中国绿茶,2024年,当中有1万吨来自恩施鹤峰。

  十年前的一次“走进非洲”经贸活动,让湖北省青翠源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珏嗅到了茶叶商机。从2015年开拓摩洛哥市场,到建立贸易加工中心,当地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到今年8月,企业还推动大宗茶海外仓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落地,“鹤峰生产—海外仓直发”新模式不仅有效降低贸易成本和资金风险,更让这里成为茶叶香飘非洲的“桥头堡”。

  “现在摩洛哥执行比欧洲更严格的检验标准,恩施茶叶完全符合市场要求。”刘珏介绍,鹤峰县拥有自营出口权的茶企全部完成了清洁化、智能化改造。今年8月,鹤峰县更荣获“摩洛哥优质茶叶产区”称号,“恩施硒茶”的品质优势获得国际市场认可。

  酵母,这一看似微小的产品,也正悄然融入亿万非洲家庭的日常生活。非洲拥有超过14亿人口,且饮食结构对酵母需求量大,形成天然的消费基础。与此同时,当地农产品结构也为酵母生产提供了显著的原料成本优势。

  而作为湖北酵母行业龙头,安琪酵母的布局,正是建立在对市场潜力与资源禀赋的综合判断之上。2013年,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在埃及建成其首个海外工厂,2022年追投扩产,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丰富产品类型,并辐射周边地区消费者。对企业而言,布局非洲不仅抢占了增长潜力巨大的市场,还分散了经营风险,提升了供应链稳定性;对当地而言,工厂带来了先进工艺技术和智能装备,更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湖北企业对非洲的积极拓展,离不开中非合作的大环境。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启了中非共筑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中方提出扩大非洲产品输华、增加对非投资、搭建资金融通平台等十大伙伴行动。

  中非合作不仅是经贸往来,更是南南合作的典范。中非合作之路一路生花,湖北产品也正以多样化的姿态融入非洲市场,这当中的贸易故事,正是中非共逐现代化、共筑未来的生动实践。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