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教师,却传道授业;不在课堂,却守护成长。他们是老师傅、老班长、大工匠——躬身作桥,挺脊为梯,既在风雨中引路,又在无声处耕耘,于年轻一代的心中播种光芒。9月10日正值教师节,让我们倾听国网湖北送变电公司背后的这些故事。
带电作业现场 徒弟竟指挥起了师傅
这天,紧急电话骤然响起,一条500千伏线路出现危急缺陷,必须立即带电消缺。
但这一次,国网湖北送变电公司带电作业班的老师傅李文亮,却把现场指挥的重担交给了年轻徒弟胡哲,自己则穿上屏蔽服,登上高塔执行等电位操作。
班会现场 摄影 王明华
这是胡哲第一次以工作负责人身份站在地面,指挥“老师傅”登塔作业。他紧张得手心冒汗,生怕一个疏漏就“翻了车”。
胡哲在制定方案、办理工作票后,却在交底时漏了关键细节。 李文亮不动声色,补上三条实战要点,徒弟暗自佩服:“这才是真干货!”
胡哲(右)为老师傅李文亮(左)整理装备现场 摄影 王明华
烈日灼人,铁塔烫手。李文亮一边熟练穿戴5公斤重的屏蔽服,一边叮嘱青年员工:“带电作业,胆大心细是关键。”在确认风速、电阻各项安全条件合格后,他申请登塔。
45分钟,操作一气呵成。透过无人机视角,胡哲清晰看到师傅每一个精准流畅的动作。而当李文亮下塔时,汗水已浸透内外衣服。他大口喝水,拍拍徒弟的肩说道:“塔上作业,思路要清,动作要精。多一个多余动作,就多一分风险。”
这次角色互换,让胡哲深刻体会到:师傅传授的不仅是技术,更是责任。唯有在实战中反复锤炼,练就“尖板眼”,才能真正担起守护光明的重任。
特高压工程现场 老师傅退休前奔赴高原
在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7标的施工现场,人们总能看到一位老师傅忙碌的身影——他是肖永奇,一位在电力行业扎根四十年的老安全专家。虽临近退休,他仍主动请缨,从湖北奔赴川西高原,站好最后一班岗。
这项特高压工程有75%线路穿越峻岭,地质破碎,基础施工难度极大。安全员牛清言正对深基坑图纸发愁,肖永奇拍拍他:“走,去现场看。”
蹲在基坑边,肖师傅边比划边讲解:“每挖一米就得打一层护壁,防塌方”“钢筋对齐绑扎,差一厘米承重都受影响”。烈日下,他亲自握振捣棒演示“快插慢拔”,还笑说:“我当年练坏三根才摸到窍门。”牛清言感慨:“肖师傅的经验,比图纸更管用。”
训练场苦练技能 摄影 张晶
2023年8月,武汉实训基地的铁皮棚里逼近40℃。徒弟余帮节正压接大截面导线,汗如雨下。
“停!压模偏了两毫米!”肖永奇拿起卡尺,握住徒弟的手腕调整角度:“手要稳、要对齐、要抬平。这活儿靠的是稳劲,不是蛮力。”见他手心磨破,肖师傅递上凡士林和自己的手套。
白天严抠细节,夜晚复盘数据。肖永奇总鼓励他:“我当年也差点放弃,拼的就是耐心。”余帮节在师傅的指导下每天苦练。
颁奖现场 摄影 张晶
辛勤付出终有回报。2023年9月,余帮节在全国技能竞赛中表现出色;11月更夺得“湖北工匠杯”导线压接第一名。领奖时他眼眶发红,肖永奇笑着说:“是你自己努力,未来还要挑战更高目标!”
几十年来,肖师傅培训的员工不计其数。他说:“哪怕要退休,我对电力的热爱永不褪色。把经验留给年轻人,看他们成长,我打心眼里高兴。”(文 李季 郭晖 胡哲 牛清言 钟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