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公路学会交通智能建造分会主办、中交二航局承办的中国公路学会第二届全国交通智能建造学术会议在武汉召开。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周伟,湖北省交通厅、江西省交通厅、江苏省交建局,厦门市交通局、湖北省公路学会、海南省公路学会等单位领导出席会议。
大会现场
智能建造是交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交通建设新格局,关乎“中国建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来自国内智能建造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高校师生齐聚一堂,围绕“智链山河 基建未来”主题,共同探讨智能建造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发展路径,展示技术攻关成果与转化应用案例。
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周伟作报告
主论坛上,中交二航局首席专家张鸿作《桥梁工程新质产品柔性制造与现场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报告,介绍了其团队基于“做工程转向做产品”的工业化建造理念,在桥梁工业化智能建造方法与技术体系、桥梁新质产品高效柔性制造、桥梁移动工厂法建造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取得了核心技术突破,以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提升了建筑业“价值创造力”。
中交二航局首席专家张鸿作报告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原副局长王太作《公路智慧建造和BIM技术应用探索》报告,深刻解读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核心内容、《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目标和布局、公路交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任务,系统交流了公路智慧建造的实施路径和BIM技术在公路系统规划设计及建养一体化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本次大会展示了中交二航局新型钢筋部品、智慧缆索、新一代预制节段梁全流水生产线等新质产品柔性制造关键技术和异构混凝土桥塔现浇“移动工厂法”智能建造关键技术与装备,实现了桥梁从“定制化工程建造”到“工业化柔性智造”的范式转变;长大明挖隧道移动工厂法,实现全装配式高桩码头一体化智能施工装备和预制构件安装智能控制技术,构建了高铁明挖隧道、恶劣海况码头施工新模式。同时,还展示了智行国际“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建造与服务云平台”、科大讯飞通用人工智能技术、上海理工大学具身智能仿生人形机器人、华为AI大模型等在交通领域的场景应用。
会议还设立“工业化智能建造与智能感知技术”“智能算法赋能与装备集群协同”“数字孪生与虚拟仿真智能管控”三个平行论坛以交流智能建造前沿理论和最新科技成果。同时还举办了首届交通智能建造技术创新与应用大赛,组织完成34个决赛作品的路演答辩和专家评审,有力推动了行业前沿技术成果的工程化应用。
7月20日上午,与会代表还赴双柳长江大桥、燕矶长江大桥项目现场进行观摩。
据悉,交通智能建造分会是中国公路学会首个以智能建造为主题的分支机构,通过集聚国内外交通建造领域优势力量,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造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文 周洁 潘真 图 徐付迪)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