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是绿色的国宝、活着的文物,承载着历史文脉与生态记忆,是弥足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近日,国家出台《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为保护古树名木提供了法律依据。
恩施州现有银杏、杜鹃、珙桐、杨梅、楠木等古树群落147个,古树名木1.45万余株,涉及60科145属294种。
为保护这些珍贵的古树名木,该州建立“一树一策”保护机制,让古老的“绿色遗产”焕发新枝。
砍根枝丫都要开院子会决定
在咸丰县坪坝营镇翁家山,一株编号为42282600355的国家一级古银杏树悄悄吐出绿芽。
这株古银杏树高达26米,平均冠幅25米,胸围7.8米,据估算树龄已超过520年。两年前,该古树主干从基部往上约3米位置的木质部逐渐腐烂形成空洞,生长状况濒危,且蚁害严重,部分枯枝及主干寄生物急需清理。咸丰县随即启动古树名木抢救复壮项目,投入资金近4万元,采取古树病虫害防治、生长环境改良、修枝整形、树洞修补等措施进行抢救复壮保护。经过精心救治与养护,如今这株古银杏树重新焕发生机。
爱树护树在恩施已成共识。在咸丰县小村乡中心场村茶油台古树群落里,63岁的龙德光和家人开启日常巡林,检查古树的健康状况,查看有无偷盗行为。这是一片60亩的古树群落,长有香楠、红豆杉、银杏等珍稀树木,树龄最长的有600多年。
作为家族第十一代子孙,龙德光对40年前的一件事记忆犹新:当时,有人想砍掉群落里的一棵杉木,用来制作家具,龙德光的父亲听到锯树声后及时制止。时至今日,留在这棵杉木上的砍伐印记仍然清晰可见。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龙德光和先辈们一样接力传承,将守护古树的责任融入血脉。如今,茶油台30多户村民就连砍一根枝丫做锄把,都要开院子会决定。
恩施,被誉为“鄂西林海”,拥有不可多得的古树名木资源。全州统一按标准样式和材质制作保护牌,标明树木名称、保护等级、简介等内容。每个保护牌上均设有二维码,悬挂于树木醒目位置,市民可通过识别二维码认识古树名木,了解其价值。所有古树名木统一挂牌,按照“一树一策”制定具体保护措施。
恩施州还将古树名木管护纳入“互联网+监管”平台,在日常防腐、防雷、树洞修补、土壤改良、修剪枯枝、除治有害生物等环节,推动监管行为数据归集共享和应用。部分县市为古树名木购买了意外险,各地检察院还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公益诉讼范畴,适时开展古树名木保护排查,并根据检查情况下达检察建议。
眼下,新一轮普查开启在即,恩施州正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关注身边的古树名木资源,力争让每一株古树名木都能“老”有所依。
古树名木吸引游客观赏
4月6日,建始县三里乡马坡村,一棵古茶树傲立茶园,保护牌显示树龄为300余年。
“清朝年间,马坡商人吕氏贩卖桐油到杭州,求得12株龙井茶苗带回种植,成活10株,从此,马坡有了茶。”69岁的马坡茶非遗传承人王长权介绍此树的来历。由于管理不善,其中8株古茶树被砍,仅剩2株。所幸,古茶树的枝条经过扦插,繁衍的“子孙”越来越多。如今,马坡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年产量达600余吨,形成10公里茶叶产业长廊。
以古树为主角,恩施市在白果乡两河口村建起阳昌隆古树公园。公园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主角”为一棵树龄1300年以上的川黔紫薇,一棵树龄500年以上的银杏和两棵树龄100年以上的南方红豆杉和女贞,设有古树名木保护宣传牌,配套石桌、文化墙、秋千椅等设施。这片古树群不仅是一个生态保护区,还成为当地居民和游客的休闲胜地。
早前开展的全国100株最美古树和100个最美古树群推选宣传活动,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猫村子村1200年的楠木和利川古水杉群落入围。在省林业局公布的“湖北十大最美古树”“湖北五大树王”名单中,来凤县三胡乡黄柏园村二组吴家院子的杨梅古树入选“湖北十大最美古树”;利川市谋道镇南浦村五组的水杉王成为“湖北五大树王”中的“最有名古树”。2019年,恩施州绿化委员会评选出1000株“最美古树”。
古树名木正以其独特的生态、文化和观赏价值,成为恩施重要的旅游资源。目前,该州依托1000棵“最美古树”,正在开发古树名木旅游项目,年底将形成精品线路12条,发展森林步道80条。(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鲁腾 通讯员 向烨 黄华 杜迪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