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相声、小品、武汉话……“汉语桥”故事会,老外都在说中国话
3月30日,2025“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故事会华中预赛在湖北经济学院举办,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183名选手报名参加。
作为“汉语桥”故事会线下预赛的首站,本次华中预赛精彩纷呈,亮点频现。选手们用相声、小品、脱口秀、方言说唱等多种艺术形式讲故事,展现了他们的语言水平和表演创意。
来自俄罗斯的双胞胎兄弟基里尔、迪马格外吸睛。两人身着红色的传统相声服饰,一人抖包袱、一人捧哏,配合默契,一段地道的相声表演《兄弟情谊》赢得满堂喝彩。
苏丹选手沐之阳与马丽紫分饰小偷和盲人,携手演绎一段悬疑感十足的小品,情节跌宕起伏、反转不断,真挚动情的表演深深打动观众。
为挑战更高难度,有选手用方言展现中文的别样魅力。
“我们武汉话有蛮多子,莫说胯子、条子、岔把子,还有拐子、游子、云杂子……”来自摩洛哥的白树通过一段武汉方言说唱,展现了对武汉这座城市的热爱。俄罗斯选手丹尼尔现场切换东北话、上海话与粤语,分享自己的中国方言初体验。他表示:“学方言让我感觉更贴近中国本土文化,也更能理解中文的多样魅力。”
快板作为中国传统曲艺形式之一,也成为不少选手的“绝活”。“热干面,香又滑,芝麻酱拌面顶呱呱……”来自尼日利亚的齐云嵩在舞台上熟练地打起快板,表达自己对中国美食的热爱。提到武汉的“过早”文化时,他幽默地表示:“‘过早’就是我的闹钟,只要有美食,我永远都是‘早八人’!”
除了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选手们的故事也饱含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情感。来自爱尔兰的肖恩自学中文,只为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精髓;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张玉凯因痴迷中医而远渡重洋,立志将中医文化带回家乡;来自新西兰的孔奥风希望自己成为“文化纽带”,带领家人共同体验中国的魅力。这些选手走过桥,也成为了桥。
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津巴布韦选手齐雨欣、俄罗斯选手丹尼尔、尼日利亚选手齐云嵩、加纳选手娜娜、马来西亚选手陈政熙获得直通卡,将前往杭州参加2025“汉语桥”故事会复赛。
据了解,2025“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故事会华中预赛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湖北经济学院、五洲汉风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承办,新华网会展频道支持。比赛之余,选手们还赴黄鹤楼、楚菜研究院、民俗非遗集市深入体验中国文化。(记者田佩雯、通讯员胡经轩)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