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慧具送福来,智启湖北新篇章,祝湖北人民新春大吉,万事如意。”2月5日,蛇年新春第一个工作日,在湖北武汉洪山礼堂南广场上,“荆楚”“神农”“劳动者”“天问”“楚宝”等楚才系列10款人形机器人同台亮相,各展“绝活”,现场送祝福。
武汉洪山礼堂南广场多款人形机器人亮相 摄影 苗翔鹰
楚才系列人形机器人分别由华中科技大学丁汉院士团队、陈学东院士团队,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以及武汉光谷华汇黄强教授团队精心研发。它们或手握哑铃展示力量,或面对外部推搡依然稳步行走,或面带微笑与人互动,或主动伸手与嘉宾握手,或被推倒后能迅速站起……它们精彩的表现,展示出湖北人形机器人研发最新成果,为蛇年新春增添一抹亮丽的科技色彩。
“劳动者”有着1.8米的大高个和95公斤的强壮身板,行动起来十分灵活,能自如地直走、转向和后退。“‘劳动者’是目前国内最高大、最强壮的人形机器人,不仅拥有国际领先的负重能力和动态控制能力,还配备智慧大脑,能够与人进行互动,其直膝行走技术的实现,在国内外相同自重的机器人中处于领先水平。”陈学东院士介绍。
丁汉院士团队研制的“荆楚”机器人下肢采用行星滚柱丝杠驱动,具有低能耗长续航优势,搭载华中科技大学自研的具有20个自由度的仿生类人头部和高灵敏度电子皮肤,能实现视、听、触等多模态融合感知和表情交互。通过3D面部扫描和面部建模技术,“荆楚”机器人还能定制形象,高度模仿人类相貌。
“我是土生土长的湖北人。”来自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天问”向场边观众挥手致意,并进行自我介绍。“天问”一号有38个自由度,其“灵巧手”的自由度就高达7个,能如人手般单手抓握一只苹果,是国际上目前最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刚柔耦合灵巧手。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最能体现技术复杂度的核心零部件,目前天问灵巧手正在小批量量产。
2024年3月,湖北省出台人形机器人突破工程相关文件,4月正式启动人形机器人整机和零部件突破工程,确定“科研人员+工程师”大团队攻关、工程化推进的研发模式。湖北省发改委会同相关方面持续推进人形机器人技术攻关、同步产业化、生态培育等工作,推动人形机器人历时7个月实现从0到1、从无到有,创造了国内少有的时间短、见效快的研发经验。(文 叶腾)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