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票难求 热火朝天 遍地开花 武汉18条低空航线 竞逐“天空之城”
“99元活动价的票订光了,399元的正价票也一票难求!”
11月13日,楚天通航公众号显示,近期,往返“武汉—十堰”“武汉—荆州”的“空中巴士”客票全部售罄。
航线运营方客服人员介绍,Kodiak100(大棕熊)机型一次仅能载客6到7人,自10月15日开通以来,客票销售持续火爆。
“武汉已获批18条低空试点航线,包括5条载人航线、12条载物航线和1条监测航线,正式迈入立体交通新时代。”当天,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对外发布。
128条航线申请“热火朝天”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介绍,除了上述2条低空短途客运航线外,另外3条载人航线以空中游览为主。
其中,南岸嘴—建港、青山江滩—中山路是游览两江四岸的旅游观光线,位于天兴洲上的另一条航线采用的是动力三角翼,也称为动力悬挂滑翔机,可体验飞越长江的感觉。
发展低空经济,离不开成熟完善的航线网络支撑。
今年以来,武汉市政府先后印发《关于武汉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武汉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支持设立低空试点航线。
今年6月召开的2024武汉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推进大会提出,到2030年,武汉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进入国内低空经济综合实力第一方阵。
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本就火热的低空经济市场撒了一把“助燃剂”。一批在汉即时配送平台、无人机物流企业和通航公司密集策划低空航线。武汉市交通运输局介绍,截至目前,已累计收到9家企业提交的58条低空商业航线和70多条城市治理类航线申请。
在确保低空飞行活动安全的前提下,武汉市综合考虑各类场景的试点需要,形成了以无人机物流航线为主,兼顾空中游览、城际运输等场景的低空航线计划。
无人机送货场景遍地开花
以“用”为导向,过去几个月,武汉低空经济应用场景“遍地开花”。
9月10日,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东西湖园区内,搭载着跨境电商进口商品的无人机,用时20分钟便将货物送到13公里外的消费者手中。
11月6日,武汉首条乡村无人机快递航线在新洲区试飞,无需快递小哥跑腿,村湾居民们在村口的便民服务站就能收取快递。
11月12日,汉口北低空港5条航线开通运营,食客在武汉客厅万豪酒店下单一份海鲜,5分钟后,无人机就从汉口北呼啸而来送货上门。
11月13日,无人机携带顾客下单的黄金和化妆品从武商MALL起飞,越过汉江、长江后降落在武商梦时代楼顶,标志着全国首条跨江商贸低空无人机航线完成首飞。
“政企协同发力,曾经的低空经济‘尖板眼’应用场景,将迅速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老面孔’。”武汉市交通运输局介绍,试点航线获批后,政府职能部门和有关企业正在加速落地,以下航线近期将陆续开通。
武汉经开区龙灵山生态公园“北门一帐篷营地”、豹澥街道光谷数字经济产业园内、豹澥街道“之寓·未来小区―桃花源南区中心草坪”这三条航线是“快递外卖”专线,无人机送货进入寻常百姓家。
与此同时,武汉血液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和武汉血液中心―武汉亚心总医院这两条航线也特别值得关注。在医院急需血源时,这是两条救命航线,可以直接避开地面交通,空运直达医院。
最大限度划设低空可飞空域
相比公路运输,使用无人机送货至少可节省六成时效。
飞得快,更要飞得稳。人们头顶上的航空器越来越多,距离地面越来越近,如何确保飞行安全成为监管的重中之重。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由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今年3月28日,武汉市公安局查处首例未完成实名登记并擅自在管制空域飞行的案例。
“低空飞行不是想飞就飞。”武汉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对未取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从事经营活动或超出许可证载明范围经营的,最高将处3万元罚款。
据悉,湖北省、武汉市正在推进省市低空飞行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为低空飞行提供空域和航线申请、飞行计划申报、飞行气象、空中信息及飞行过程监管等一站式服务,实现对低空飞行活动“看得见、联得上、叫得到、管得住”。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介绍,平台投用前,低空商业航线的运营主体可通过递交航线运营计划。后续省市平台建成后,运营单位可通过平台提出飞行计划申请。同时,该局正在编制低空空域航路及地面配套设施规划,最大限度地划设低空可飞空域,后续鼓励企业按照规划的点位进行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并策划更多低空商业应用场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 黄磊 通讯员 武交宣)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