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武汉发布9大举措支持低空经济发展
2024-06-12 09:59:54来源:极目新闻编辑:高钰姗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武汉抢占低空赛道竞逐“天空之城” 发布9大举措支持低空经济发展  

  2024年3月,武汉樱花盛放,东湖波光粼粼,湖畔樱花如云如霞,游客如织。在磨山景区,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的旅游观光商业全球首飞吸引了众人目光,游客们体验着一次别开生面的樱花赏花之旅。

  轻微的轰鸣声中,飞行器缓缓升空,运行平稳。透过全景挡风玻璃,东湖的盛花景色尽收眼底,壮观无比,这也成为该景区商业旅游首飞。

武汉抢占低空赛道竞逐“天空之城” 发布9大举措支持低空经济发展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612092819

  随着一个个崭新的应用场景,让人们对未来空中图景充满遐想。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正以一种“强势”的姿态进入人们的视野。

  近日,《武汉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正式印发,《若干措施》共有9项举措,明确武汉将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机遇,加快提升低空经济竞争力,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重大项目落户武汉,奖补最高达1000万

  低空一般是指在距离地面垂直高度1000米,最大可扩展至3000米以内的空域。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涉及低空飞行、航空旅游、支线客运、通航服务、科研教育等众多行业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若干措施》指出,武汉将支持低空经济重大项目落户,对新落户的经营范围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及大、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整机研发制造、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与商业运营等领域的低空经济企业,实缴注册资本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且落户第二年产值规模(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按实缴注册资本的5%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的落户奖励。对新落户的低空经济企业,在空间保障、场地建设、设备购置、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

  此外,对在武汉建设无人机智能起降机巢、中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起降场、eVTOL起降场、直升机起降平台等低空经济相关基础设施并实际运营的企业,按照实际建设投入的50%分类别给予一次性补贴,每个智能起降机巢不超过10万元,每个中大型起降场、eVTOL起降场、直升机起降平台不超过100万元,每家企业每年该项补贴不超过500万元。支持设立低空飞行器测试服务基地,对可用场地不低于5000平方米、每年为不少于5家行业企业提供低空飞行产品测试服务、飞行测试起降次数不低于1000次的基地,按照投资主体实际建设投资的50%给予一次性奖励,每个基地奖励不超过200万元。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也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武汉正充分发挥武汉科教人才和产业基础优势,加快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若干措施》明确,对依法设立且住所地在武汉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或者社会组织,主导制定并获批准发布低空飞行器产品、低空起降设施、低空运营服务等领域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且实施后取得良好成效的,按规定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10万元、10万元的奖励。

  “小巨人”申请技改补助,设备投资门槛大幅降低

  “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今年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商业化元年”。业内专家认为,低空经济是产业发展新赛道、经济增长新引擎,已成为政府、行业、企业的共识。

  《若干措施》明确,对在武汉开通低空物流配送试点航线的低空经济企业给予奖励,对取得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并使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常态化运营的航线,每条新开航线给予一次性奖励20至40万元的奖励。对取得行业主管部门审批且在公开渠道售票的新开通航短途运输航线并常态化运营的低空经济企业,每条航线给予不超过每人次500元、每架次不超过3000元的奖励,单条航线年最高奖励200万元。

  在支持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若干措施》明确,对新获批的低空经济领域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给予1000万元资金支持。鼓励低空经济领域科技型企业依托高校院所建立企校联合实验室,支持首次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名录的企业建立企业研发中心,并给予建设补贴。对自主研制的通用航空器产品(含中型、大型无人机)首次取得国家通用航空器整机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200万元。

  此外,对低空经济领域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在建设期内(最长不超过2年)设备投资达到2000万元及以上的投资项目,按照其生产性设备购置与改造投资额的8%给予最高不超过800万元补助;对建设期内(最长不超过2年)设备投资达到500万元及以上的智能化改造项目,按照其生产性设备投资及研发投入总额的8%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补助。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请工业技改补助,设备投资额门槛由2000万元调整为500万元。

  打造车谷、光谷两大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

  为打造产业集聚高地,《若干措施》强调,对新引进落户、规模以上的开展低空保障、运营服务、低空零部件及整机研制的低空经济企业或者机构,在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内租赁研发、生产和办公用房且自用的,按实际租金给予每月每平方米最高50元的租金补贴,补贴期限最长3年,每年最高补贴100万元。

  2023年发布的《推进武汉市无人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打造武汉经开区、东湖高新区两大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拥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良好生态。

  今年4月,东湖高新区就在光谷政务服务中心开设全国首个“低空经济服务窗口”,助推武汉建设全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高地。

  据了解,目前,武汉市80%从事无人机研发、生产、销售、培训、服务的企业集中在东湖高新区。同时,东湖高新区正在建设覆盖全区的城市治理低空无人机或机库等基础设施,打造了全国首个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示范区。

  而武汉经开区作为国内低空经济较早的“探路者”,早在2015年即设立了通用航空及卫星产业园,建成了硬件设施一流的汉南通用机场,成功举办了两届国际航联“世界飞行者大会”和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跳伞比赛,吸引了多家业内知名企业入驻,形成了特色鲜明、场景丰富的产业基础,该区正聚力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将汉南通用机场打造成为“中部地区通航枢纽机场”。

  近年来,国家、各省市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发展。作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据预测,2030年低空经济将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低空经济成为各地竞相发力的新赛道。

  作为具有交通区位优势的超大城市,武汉产业要素齐全、创新优势明显,发展低空经济前景广阔。当前,武汉正抢抓低空经济快速发展机遇,正锚定无人机、通用航空等低空经济核心组成部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记者 李庆 实习生 靳成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