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从湖北省港航事业发展中心获悉,今年以来,湖北重大港口项目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10月底,全省共完工港口项目15个,新增港口通过能力5200万吨,港口通过能力突破5亿吨。
传统散杂货码头建设力度加大。本月,武汉港林四房港区娲石码头改扩建项目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长江武汉段首个万吨级专业化、现代化散货码头基本建成,武汉航运中心功能体系持续完善,码头设计年通过能力943万吨。省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港口码头大型化发展趋势明显,一批5000吨级、万吨级码头泊位建成投产,包括建成黄石港鄂东散货码头6个5000吨级、兼靠万吨级的泊位,形成港口年通过能力2800万吨。
专用码头通过能力大幅提升。进入“十四五”时期,湖北省相继建成宜昌港秭归、鄂州港富地富江LNG码头,武汉港安吉物流二期汽车滚装码头,荆州江陵、宜昌港姚家港煤炭专用码头等重大项目,补充专用码头能力空缺。
港口还发挥铁水联运区位优势,更好释放黄金水道经济效益。在荆州,总投资1.9亿元的江陵石化码头已完成1号至5号泊位建设,年设计通过能力355万吨。该码头还规划建设一条总投资6亿元的铁路专用线,连接石化仓库及浩吉铁路,打通危化品铁水联运“最后一公里”。
随着一大批重大港口项目的建成,湖北港口功能和规划布局进一步完善,将更好服务沿江产业和城市发展,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记者戴辉、通讯员陈珺)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