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外资接连投下信任票 鄂企出海跑出加速度 “热”字提升湖北开放气场
制图 万璇
7月12日,宜昌白洋港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繁忙。今年上半年,宜昌港务集团港口生产同比大幅增长,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1300万吨,同比增加34.5%,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10万标箱,同比增加32%,港口生产效能增长了三成,创历史新高。(视界网 刘卫东 摄)
重大招商、外事活动轮番上演,鄂企出海、鄂品出境持续推进……今年上半年,湖北“引进来”“走出去”的场景一片火热,高水平开放气场持续升腾,加速迈向内陆开放“新沿海”。
外资“加仓”热
今年以来,外资热情投资湖北的消息接连传来——
华侨永亨银行(中国)武汉分行开业,湖北外资银行总数达到11家,居中部地区首位;
全球最大电商亚马逊旗下云计算企业“亚马逊科技”在汉设立其华中地区首个行业数字化赋能中心;
全球汽车零配件核心供应商博格华纳与湖北追日电气启动战略重组,标志其将电动化业务扩展到中国;
世界500强企业采埃孚集团追加投资1.5亿欧元在汉建设汽车安全气囊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打造其在亚太区域最大的安全气囊生产基地、安全气囊新产品样件试制中心……
湖北省商务厅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新设外资企业294家,同比增长29.52%。越来越多外资企业将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落户湖北,成为构建湖北开放创新生态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湖北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不断释放对外资的吸引力。”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吴传清说。
湖北省设立服务外资企业工作专班并制定《湖北省服务外资企业工作专班工作方案》,围绕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积极优化引资结构等方面加强服务外资企业,推进外资政策及相关工作落实。武汉经开区针对世界500强企业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新增实缴注册资本中的外资部分(纳入国家商务部FDI统计),单个企业最高支持2500万元。
重大活动热
5月30日,美丽的东湖之滨,迎来了来自四海的宾朋,中国式现代化在湖北的发展故事走向全世界。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共湖北省委共同主办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湖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在武汉举行。
蒙古国家大呼拉尔副主席、民主党妇联主席奥登图雅,在宣介会上分享感受:“在湖北,我们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样板,看到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成功实施。当前湖北取得的成就令人钦佩。”
湖北的发展,热力四射。
“相约春天赏樱花”经贸洽谈暨世界500强对话湖北、湖北国际物流峰会、湖北—香港经贸合作交流会等系列经贸洽谈活动……今年以来,一系列重大、有特色的经贸洽谈、合作交流盛会热烈上演,湖北与更多跨国公司、外向型企业建立紧密联系。
借力国家平台——第三届消博会上,湖北引进28个贸易采购、招商引贸类项目,提升湖北消费市场优质商品供给、促进消费提质扩容;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10个重点合作项目集中签约。
瞄准靶心招商——第十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67个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领域重点项目签约;武汉数字创意产业招商签约大会上,31个相关项目助推城市产业“数实融合”迈向新高度;中国(天门)服装电商产业峰会上,47个纺织服装产业类项目将进一步完善天门市纺织服装产业链。
市州精彩纷呈——襄阳市赴德国拜访重点企业并举办中国襄阳—德国杜塞尔多夫经贸合作推介会,为该市首次在欧洲举办经贸合作推介会;鄂州市在香港举办第二届鄂州武昌鱼文化节暨23届华创会“花湖之约”临空经济专场推介活动,华中信基智能制造产业链基地等6个项目签约,助力鄂州临空经济发展。
鄂品出境热
6月30日,轻纺服装、汽车配件、光缆等“湖北造”物资搭乘着中欧班列(武汉)X8015次列车从吴家山站发出,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后开往匈牙利布达佩斯。上半年,中欧班列(武汉)新增“白俄罗斯索利戈尔斯克—武汉”等7条国际线路,开行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位居全国第三。
湖北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努力打造内陆开放“新沿海”。
上半年,“鄂品出境”加速。全省出口额2063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长6.8%,快于全国3.1个百分点。
469家线下参展鄂企在第133届广交会上达成意向成交额约6.4亿美元,同比2019年增长12.3%;2023泰国亚洲国际食品展览会上,参展鄂企斩获超20亿元进出口订单……借助展会,“湖北造”加速走向世界。
贸易结构优化。一般贸易额在全省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达77.2%,高于全国11.7个百分点。
更多外贸企业主动出海寻合作。前5月,安琪集团的6个海外事业部百余人次陆续出海开拓国际市场,累计新增客户超300个,新增客户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
“走出去就有收获!”5月15—24日,省贸促会组织经贸代表团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开展系列经贸交流活动,宜昌夷陵红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恩珍与三家当地企业签下6.38亿元订单。
以更大气魄走出去,湖北企业正向世界展示荆楚大地新生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朝霞 见习记者 王艳华 通讯员 沈商轩)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