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黄石建设124家“完整居住社区” 居民步行15分钟内有活动室、老人照料室、托幼室、幸福食堂等
炎炎夏日,走进黄石开发区·铁山区金山街道鹏程社区,满目翠绿扑面而来。
社区服务中心,留方寸之地办公外,活动室、老人照料室、托幼室、幸福食堂,一应俱全,老人或做阳新布贴,或康复保健;孩子或看书,或玩耍,一派其乐融融景象。
这是黄石打造的“完整居住社区”一景。“完整居住社区”,是指居民步行15分钟范围内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全覆盖的物业管理和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居民归属感、认同感较强的居住社区。
“不比规模比品质,把城市做精,”把社区居民生活品质做好。目前,黄石城区累计改造老旧小区345个、改造率80%以上,加装电梯321部,新建文体休闲设施6716平方米,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加强顶层设计,找准“切入点”
鹏程社区是还建小区,19个村湾居民迁居于此,“洗脚”上楼后,生活场景的不适,给社区治理带来不小挑战。“19个湾子20个姓,各湾诉求五花八门。”6月27日,鹏程社区党委书记雷海洋说,社区成立乡里乡亲理事会,由各湾组长担任。
村湾百年来的习俗就是在祖堂议事,社区想方设法统筹各方资金,建起文化活动中心,桌椅餐厨具齐全,免费给居民使用。同时,幸福食堂也开了起来,500多名社区老人半价就餐。
为让孩子不忘农耕传统,社区一空地被开发成26片共享菜园,“想拥有菜园,可有条件的哟。”雷海洋说,家里要有小学生,每年完成40小时志愿服务,小孩自己耕种。
作为衔接政府和社区的基层建制单位,居民生活需求大量产生于社区。黄石市结合全市124个社区不同情况,对厂矿型社区、村改居社区、新建社区统筹规划,按照住建部“完整居住社区”6大类20条标准,编制全市完整社区建设规划。同时,每个社区“要建什么、在哪里建”,征求居民意见,累计发放调查问卷15万份,3万多份群众点单需求被吸纳到方案中。
黄石出台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事关小区建设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夯实社区治理法治基础。近期,围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地方立法工作,相关部门正在推进科学立法。
软件硬件兼顾,扭住“发力点”
小区里有小区,73栋楼既有20多层的商品楼,又有还建楼、集资楼,6家物业单位“分兵把守”……黄石港区天虹社区,治理难度可想而知。
“开放型小区,过去人车混流,卫生、保安各自为政。”社区党委书记戴俊说,从硬件着手,对管网、道路、乱搭乱建全面整治,清理出的场地建成文化广场,新增200多个停车位,设置统一管理的道闸系统,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黄石,过去楼房多沿山临厂而建,加之湖面和山体将地形切割破碎,虽有湖光山色之秀美,亦带来小区建设之促狭。地处闹市的西塞山区磁湖社区,请中南设计院对15个小区整体设计,开发边角余料,“利用闲置房建老年服务站,在康赛小区建儿童游乐园,共享之家辐射8个网格便民点。”磁湖社区书记周波说。
挤出场地,留白空间。黄石市螺蛳壳里做道场,硬生生新增健身场地41个、改造农贸市场39家、硬化道路185万平方米,累计15万户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改造“面子”,还要聚焦“里子”。黄石城区建成小区“红色驿站”292个、新建改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46个、幸福食堂53个。社区通过入户回访、“回音壁”小程序等方式,及时调整,群众满意度从去年的96.62%升至98.38%。
创新社区治理,把握“落脚点”
青山湖社区地处闹市,单位独栋楼房、老旧小区多。开展共同缔造后,社区大党委打造“一家巷、一家亲、一家人”治理模式,“环境更美、居民更亲、社区更文明了。”社区书记缪华说。
社区公园路,5号楼与7号楼毗邻,中间宽约6米的小巷,几位居民坐桌边聊天,“两栋楼分属两家单位。去年两栋楼间还有一道墙。”居民高红延说,处了几十年,陌生邻居成了下棋聊天的朋友。去年9月,社区拆除围墙,大伙出1万元修了大门、墙上喷了彩绘,“拆的是墙,连的是心,居民关系更亲了,这条小巷取名‘一家巷’”。
为化解矛盾,青山湖社区党委设置三方联建办公室,让网格员、社区民警、365志愿服务队三方合作,取名“一家亲”办公室,三方力量入驻,成为推进共同缔造的重要平台。走进青山花园小区,休闲长廊绿意盈盈;羽毛球场和儿童活动区欢呼雀跃;停车区、充电桩齐备。“两年前,这里杂草丛生,破烂不堪。”青山花园业委会主任余国政说,社区发动网格员、业委会、楼栋长征求改造意见,区建设部门出改造方案,青山花园终于名副其实,小区成了“一家人”。
据了解,黄石成立小区党支部1263个、楼栋党小组4580个,推动治理触角向小区楼栋延伸。2072名全科社工变“社区坐诊”为“网格巡诊”;124名城区社区第一书记和2.5万名党员下沉社区,选派280名民(辅)警、412名片区医生、209名律师提供上门服务;全市注册志愿者达44万余人,志愿服务组织2100多个,成为社区治理的强大力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富春 通讯员 丁元拾 戴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