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桥梁“金钟罩”节节爬高 隧道“机器人”虎虎生风 我省高速路争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
巍巍桥塔如同“竖向移动工厂”,工人在百米高空仍如履平地;8公里隧道里,“九件套神器”提高4倍工效……5月31日,全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现场推进会上,一批在全国领先的造桥、修隧神器亮相,显示出高速公路建设品质攻关创新跃上新台阶,为我省“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打造新时代九省通衢”夯实基础。
桥梁“金钟罩”节节爬高
一键操作,1.5小时爬升6米!在主会场——燕矶长江大桥南岸,直径约60米的主塔被蓝色“金钟罩”紧紧包裹,这便是塔柱施工的“空中工厂”——我省首次应用的一体化智能筑塔机。这座世界跨度最大的双层悬索桥连接的一端,是亚洲第一大货运机场——鄂州花湖机场。
主塔是长江大桥的“主骨架”。燕矶长江大桥离鄂州花湖机场仅5公里,受航空限高、航道限宽、断裂带限位等因素影响,采用高强度超厚壁门式主塔结构,主塔更“粗壮”,由此迫切需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
“造塔神器”有何奇妙之处?中交二航局项目总工罗航介绍,该筑塔机采用低位支撑系统+双层智能养护系统,具有钢筋部品调位、混凝土自动辅助布料及振捣、智能养护、轨架爬升自动倒换和智能控制、应急逃生等多项功能。筑塔机爬升时通过内置装置实现整体上移,爬升速度可达到每小时5至10米,即使遇到大风等极端天气,工人在百米高空仍如履平地,还可实现减人增效4倍以上。
眼下,主塔已“长高”至68米。“有了一体化筑塔机+钢筋部品化工艺,工程品质不断提升,有信心在年底实现南岸主塔封顶。”湖北交投燕矶桥公司总经理关爱军说。
湖北长江段曾同期建设11座长江大桥,“十四五”期间,将又有一批长江大桥开工建设。一座座雄伟的大桥飞越天堑,一项项纪录频频刷新,我省长江大桥工程建设技术不断突破。省交通运输厅统筹桥梁设计标准选择、通道资源共用、设计方法改进、施工工艺完善等全过程创新理念,推进长江大桥品质工程创建。
隧道“机器人”大显身手
曾几何时,高速公路建设采用“人海”战术,如今,山区隧道越修越深,工人却越来越少。
五峰县海拔1000多米的王家畈镇大沟村,全长8215米的呼北高速宜都至鄂湘界段麒麟观隧道已掘进2800多米。一台“机器人”在这个湖北在建高速最长隧道里高效作业。“突突突”声响传来,昏暗的灯光下,一台车辆正伸出“手臂”,朝三四米高的岩壁上喷注混凝土。旁边仅一名工人遥控操作。
谈起这个混凝土喷射机械手神器,中国铁建大桥局项目经理刘涛赞不绝口:“施工中的粉尘浓度大降,工作效率不仅提高4倍,且混凝土回弹量小、附着力好。”
隧道里工人寥寥无几,已用先进的大型机械作业替代传统的人海战术。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是隧道钻爆法的一种开挖设备,具有智能精确定位、钻孔高质高效等特点。
还有一张无形的“智慧网”,智慧工地指挥调度中心平台显现“硬核”科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麒麟观隧道入口两侧以及隧道内四个摄像头处加装广播音柱,当项目现场人员没有戴安全帽、反光背心,或有人吸烟进入预警区域,AI算法会自动预警并记录。
湖北交投宜昌建设公司党委书记孙柏林说,“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一大特点就是执行“机械化换人,智能化减人”要求,目前呼北高速宜都至鄂湘界段三座在建隧道,有三臂凿岩台车、自动喷淋养生台车、智能二衬台车、仰拱弧形模板、防水板挂布台车等“九件套”共计数十台先进工装配套施工,并形成一套工装组织施工标准。
30个高速项目争创品质工程
“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即以材料、设计、工艺工法、装备、监测、养管以及信息技术为研究方向,形成一整套适用于工程建设耐久性的技术和标准,为建设质量耐久、安全可靠、经济环保、传承百年的高品质交通基础设施持续提供硬支撑。
放眼世界,高速公路建设新技术新工艺涌现,潮流不可逆转。2021年,我省呼北高速鄂湘界段、孝汉应高速两个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首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眼下,我省30个高速公路项目紧锣密鼓争创品质工程,总投资2629亿元,总里程1337公里。
品质工程,规划先行。按照交通运输部部署要求,省交通运输厅编制《湖北省公路水运品质工程示范创建工作方案》《湖北省公路重点工程品质工程攻关行动试点方案》等系列文件,统筹协调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开展创建活动,推动创建成果加快推广应用。
湖北交投集团成立全省首个智慧交通研究院,聘请三位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养护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积极探索BIM、信息化、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在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上的应用,推动了智慧梁场、凿岩台车等先进工装及施工技术的普及,对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起到引领作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赵旭光 黄健)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