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奋进30年 武汉从国家园林城市冲向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2023-05-19 09:44:52来源:长江日报编辑:李燕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奋进30年,武汉从国家园林城市冲向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曾经依山傍水,而今亲山乐水

奋进30年 武汉从国家园林城市冲向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龟蛇锁大江。

  今年,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的全国“园林城市创建30年”论坛上,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总工程师郑忠明作报告,讲述了武汉以创建园林城市为抓手,擦亮山水名片,打造“湿地花城”的生态故事。

  以生态园林的视角重新审视武汉这座城市,两江穿城、百湖星罗、百丘林立的自然形态,已然变成江滩秀美、绿道环绕、高质量迈向“千园之城”的生态宜居新面貌。

奋进30年 武汉从国家园林城市冲向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市民在东湖绿道骑行。

  ■ 绿起来——

  绿满滨水,江滩出圈 显山透绿,龟蛇重现

  故事始于1992年。为改变全国城市环境面貌,建设部(2008年后组建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简称“住建部”)启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同年,国务院颁布了第一个有关城市绿化的法规《城市绿化条例》,使城市绿化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其后,北京、深圳、南京等12座城市先后创建成功。

  武汉有心追赶、无奈尚有差距。在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这三大硬性指标上,武汉落后明显。比如,国家园林城市的指标要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7.5平方米,而武汉当时只有6平方米。按照当时的城市人口数量,这意味着其后5年,武汉每年需新增绿地不少于240万平方米,相当于每年增加7座中山公园。

  绿量不够、特色不显,成为制约武汉创建的两大短板。

  但这并非先天不足。武汉两江交汇,百湖百山共筑,自古为云梦宝地,山水形胜,气势磅礴。然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武汉在大时代的浪潮里搏击,生态曾滞后于经济发展。

  1997年9月1日,武汉市人民政府第112次常务会议决定: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把武汉市建成“山水园林城市”。

  一位资深园林人透露,当时建设部虽已启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但尚未统一命名,各地可结合实际提出创建目标。武汉的“山水园林城市”目标,一是基于山水资源丰盈的事实,二是源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理念——这是在中国传统山水自然观、天人合一哲学观基础上提出的未来城市构想。

  此后,武汉阔步走出了自己的创建之路。

  绿量不够刷绿量。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总工程师郑忠明回忆,当时,他刚调至武汉市园林局(后组建为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不久,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他先后参与编制了《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综合规划》《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见缝插绿,千方百计为城市刷绿量。发现一块合适的空地,赶紧栽树”。

  特色不显亮特色。在规划中,“两轴”被列为城市“绿色骨架”的首要内核,并沿用至今。“两轴”指南北向的长江、汉水水系与东西向的山系,天然形成的“山水十字轴”。二者交会轴心,即“龟蛇锁大江”胜景。

  武汉针对性地实施了“绿满滨水”“显山透绿”“景观道路”“亲民绿化”四大工程。

  汉口江滩公园建设,是“绿满滨水”的成功范例。从江汉关至粤汉码头,全长1.04公里的长江北岸,原先码头林立、棚户密布,有江难见、有水难亲。武汉拆迁40余家单位、拆除16万平方米建筑,最终建成汉口江滩公园一期。2002年国庆节开园当天,10万市民前往体验。

  “两江四岸”江滩公园的建设火热开启,武昌、汉阳、硚口、青山、洪山等江滩公园相继出圈。截至2022年底,武汉江滩建设总长约80公里、总面积830万平方米,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滨水绿色空间,分别获得鲁班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世界“C40城市奖”等多项国内外大奖,入选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武汉江滩的建设,还在伴随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及百里长江生态廊道项目继续推进,成为共抓“长江大保护”的特色做法和靓丽风景。

  黄鹤楼所在的蛇山复绿,则是“显山透绿”的代表作品。

  多年以来,蛇山南坡从山麓到山腰密布建筑,有山不见山。

  武汉对蛇山拆迁30万平方米建筑物,种树160余种、10万余株,将蛇山南坡变成色彩丰富的生态野趣林。其后,龟山、梅子山、洪山、九峰山等山体,也相继拆违显绿。

  2005年,根据建设部遥感卫星核定,武汉建城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三大指标全部达标。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原先的6平方米升至9.22平方米。

  2006年,武汉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并先后于2009年、2014年和2018年三次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查,还在2010年获得了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奋进30年 武汉从国家园林城市冲向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市民在公园共享绿地过周末。

  ■ 美起来——

  截污还湿,一湖一景 修山还山,群山归来

  时间来到2007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武汉,进一步加快发展园林绿化,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拟定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中长期规划。2007年的武汉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并在“两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必须始终坚持“创建为民、为民创建、共建共享”的根本方针。

  作为“国家园林城市”的升级版,名称多出“生态”两个字,具体的18项指标要求都是新的高度。还是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例,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指标是不低于14.82平方米,几乎比国家园林城市的不低于7.5平方米指标,翻了一倍。在2021年,武汉的各项指标均已达成。

  关键变化,在于从国家园林城市评选工作的大而全,转向专而精发展,并且强调园林绿化本身发挥为人服务的功能与生态效益。它也意味着更多的城市绿量、更好的绿化品质、更完善的绿地系统、更丰富的服务功能,更能满足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简而言之,从“绿”变成了“美”“宜居”“生态友好”。

  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武汉出台地方性法规,对446座山体、166个湖泊全部划线保护起来,实现了山水保护全覆盖。

  为保护和利用好“百湖之市”的独特湖泊资源,武汉规划起府河、武湖、大东湖、汤逊湖、青菱湖、后官湖水系六大放射形生态绿楔,并依托小型湖泊、库塘等,修建了71处湖泊公园、32处小微湿地,形成“一湖一景”的特色景观。累计投资10亿元,实施退渔还湿9.5万亩、退耕还湿1万亩,对受损湿地进行生态修复。2022年,《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和日内瓦同步举办,武汉成为全球首个拥有千万人口的“国际湿地城市”,武汉“同湿地融为一体、生态宜居”的故事,全球瞩目。

  为保护和利用好“低丘林立”的独特山体资源,武汉对因采石取土、环境污染造成的“伤痕山体”,历时7年,累计投资10亿元,完成75座、1.3万亩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实现“群山归来”。在此基础上,武汉又先后建设二妃山、龙灵山、硃山、灵山、黄龙山等众多山体公园,使“伤痕山体”蝶变为市民新的休闲健身打卡地。

奋进30年 武汉从国家园林城市冲向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市民打卡花田花海。

  ■ 串起来——

  一带十园,张公绿堤 一环45珠,生态三环

  新节点是2017年。彼时,住建部刚刚先后公布了第一、第二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共11个,包括徐州、苏州、杭州等。

  武汉从2007年提出“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经过10年奋进,在2017年底把“努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目标写进了全市十三届四次全会决议和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武汉印发《武汉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从拓展城市绿色空间、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推进节能减排、强化园林绿化建设、推进社会绿化五个方面入手,为创建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其后,向住建部正式提出申报、迎接综合考察和评审等相关工作,逐步进入正式程序。

  这一节点前后的两次盛会,加大了武汉创建的底气。

  以筹办2013年第十届武汉国际园博会为契机,武汉大力推动城市面貌持续改善,创造性地提出“垃圾场上建园博”的生态理念,全面提升城市主干道、重要节点、出入口门户的绿化水平。在垃圾山上建成面积213.77万平方米的武汉园博园,泼绿全长29.3公里、总面积31.68平方公里的张公堤,建设三环线生态隔离带,启动880公里全市绿道建设等大手笔绿化工程,都是在此期间完成。

  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季冬兰,是三环线绿化带的主力设计师。她说:“先绿化,再升级,每次升级的重点不一样。武汉人对生态景观的追求,由此可见一斑。”

  以筹办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为契机,武汉实施园林绿化大提升,全面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三年补栽香樟、悬铃木、栾树等大规格乔木17万株;提升道路绿化景观,打造东湖路、解放大道、汉阳大道等重点示范道路绿化,提升217条主干道绿化、800公里道路绿化;新建道路沿线绿地348公顷、提升374公顷;种植月季100万株,播种花田花海200公顷……

  更重要的是,武汉开启了绿化生态系统串珠成链、织链成网的步伐。张公堤串起沿线10余座城市公园,三环线生态隔离带串起沿线45座城市公园,随着《武汉市绿道系统建设规划》的编制,全市以绿道为媒,逐渐将“两轴两环六楔”的生态格局描摹成整体。

  截至2022年,武汉累计建设绿道总里程已达2217公里,并在持续建设中。其中,102公里的东湖绿道等,已经是周末热门目的地,单日游客流量达10万人次。“道”处是风景,串起了人们的美好生活,也让城市从车水马龙的喧嚣中安静下来。

奋进30年 武汉从国家园林城市冲向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金银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绣球花开。

  ■ 活起来——

  由绿变彩,湿地花城 生态宜居,共同缔造

  踏上2023年的新征程,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擦亮国际湿地城市名片,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快建设世界滨水生态名城。

  拼搏赶超30年的武汉,在完成铺绿绘蓝、夯实生态骨架后,又开始对城市绿化增花添彩、功能提升。

  武汉已连续三年积极推进建设“湿地花城”,花景道路、花园路口、花漾街区、花田花海……四季有花,处处遇花,赏花成了城市热词。

  武汉持续建设各类公园,总数已突破800座,构建起自然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的城乡公园体系,让武汉人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补齐公园绿化活动场地不足、分布不均衡等短板;发布《武汉市精致公园管护图则》,推进公园精致化管理,高质量迈向“千园之城”。还根据住建部、湖北省住建厅关于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的有关工作要求,按照“应试尽试、分批试点、因地制宜、遵循规律”的原则,选定沙湖公园、解放公园等23个城市公园作为首批试点,累计开放48片草坪。

  公园绿地多了、美了、功能提升了,也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丰富以及人群的到来,变得更加有活力。

  而今,去公园绿地赏花踏青,开展露营踢球等娱乐休闲活动,去绿道骑车漫步,成为市民游客亲近自然、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的新生活方式。武汉的马拉松跑道,也因为穿江过湖、绿树成荫、繁花相伴,被誉为“最美马拉松赛道”。

  武汉也广泛发动社会参与,深入实施绿色惠民,积极开展花事花展、公园文化、自然教育、绿色驿站等活动,打通社区绿化服务“最后100米”。丰富多彩的乐享绿色生活方式、共同缔造的绿色创建模式,成为武汉特色之一。

  “江风湖韵、山清水秀、树茂花繁、人在园中”的生态园林面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在武汉徐徐展开。

  【专家观点】

  ■ 中国城建院城乡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王香春:武汉实现了从生境到画境再到意境的升华

  借助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武汉市的绿量越来越多,城市绿地的系统性显著提升,老百姓就近进入、零距离体验美好绿色共享空间越来越方便,连普通市民都能感知到“300米见绿地,500米见公园”。

  武汉在垃圾山上建成武汉园博园,将让人望而生厌的垃圾填埋场变成了一座美丽的大公园,不仅直接惠及周边三个城区的老百姓,还使绿地的系统性和服务效率得到提升。戴家湖公园、沙湖公园是湿地保护修复的成功典范,享誉国内外。

  现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武汉市通过生态修复,把过去不能用的地方用起来,增加绿地,提升了生态功能,改善了城市品质,增强了城市韧性,这是一条非常好的路径。

  此外,武汉打造“千园之城”,推动了整个城市公园体系的建设;建设绿道网络,把城市绿色空间点线面融成一体,把自然的、人文的要素融为一体,使城市绿地的系统性和生态功能得到了很大提升,也实现了从生境到画境再到意境的升华,开始走向了人、城、园三位一体的公园城市。

  ■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教授包满珠:武汉市的山水名片已被进一步擦亮

  通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武汉市的园林绿化事业迈上了新台阶,又提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进一步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品质。绿道体系的建设,使全市的慢行系统惠及普通市民;口袋公园的建设,使老百姓在居所附近就能有绿地休憩……

  尤其围绕山体和水域的保护和利用,武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首先,山体水域的保护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注重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重要市政工程的规划设计,体现了生态优先的理念。

  其次,山体水域的生态修复力度很大。开展了“显山透绿”工程,拆除山体及周边的建筑物,将山体资源切实变成公共资源。加强了湿地的保护,尤其是建设湿地公园,使湿地在得到保护的同时,老百姓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认识湿地、保护湿地、享受湿地。

  整体来说,经过多年努力,武汉市的山水名片已被进一步擦亮!

  (文/黄亚婷 明眺生 孙姝 图/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供图)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