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300余个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成员共护“长江之肾”
2022-11-14 09:20:16来源:湖北日报编辑:李燕责编:蒋硕

  原标题:15年织就2600万公顷保护网 300余个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成员共护“长江之肾”

300余个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成员共护“长江之肾”_fororder_01

11月9日,秋日暖阳下,赤壁市黄盖湖镇黄盖咀村,更换了彩色瓦片、修葺一新的村民房屋点缀在秋色之中,与烟波浩渺的湖水湿地相映成辉,织就村民家门前的诗和远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通讯员 但唐静 摄)

  日内瓦当地时间11月10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日内瓦分会场,重庆梁平、江西南昌、湖北武汉等7个中国城市荣获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认证。

  全球现有的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中国独占13个,总数居全球第一,其中长江流域便有5个。

  “长江流域是我国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区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复旦大学教授、湿地保护专家陈家宽应邀参加COP14大会,他在会上介绍,2007年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成立后,便致力于协调沿江各地保护工作形成合力。在其努力下,目前加入网络的湿地数量超300个,保护总面积扩大了25倍,增至2600万公顷。

  齐抓共管,湿地面积显著提升

  “加入《湿地公约》30年来,中国在健全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增强支撑保障能力、强化湿地监测预警等方面做了许多重要工作。”大会分论坛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一级巡视员程良介绍,作为世界第三大河流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湿地在这些工作中举足轻重,也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目前新增和修复湿地面积80多万公顷,退耕还湿超过200万公顷。针对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我国常态化开展动态监测,并初步建立湿地调查、监测体系。同时,设立国家级湿地研究中心、国家湿地保护与修复中心等重要创新平台,为湿地保护提供了强力科技支撑。

  当前,湿地保护已成为国家战略,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促进林业草原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关键一环。在此背景下,湿地保护法于今年出台,多地先后跟进出台相关条例或规定,保护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湿地保护由此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长江经济带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目前沿江湿地占比稳定在全国湿地总面积的20%左右。”农业农村部长江办主任马毅说,经济发展模式的更新,令不少曾在此栖息的野生动物重返家园。“长江刀鲚时隔30年再次溯河洄游到达历史分布上限洞庭湖,长江江豚群体在长江中下游段出现的频率也显著增加。”

  湿地保护的湖北作为

  湖北是我国湿地大省,湿地总面积达2175.3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7.8%。“千湖之省”的头衔背后,长江、汉江与古云梦泽共同哺育了我国最大的江河湖泊湿地复合生态系统。

  经过多年努力,湖北已形成国家重要湿地(国际重要湿地)、省级重要湿地、一般湿地三级管理格局,并建立以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小区)和湿地公园为主体、多种保护形式相结合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大小湿地生态欣欣向荣。

  “沉湖、涨渡湖、洪湖、网湖、龙感湖湿地均是长江湿地保护网络的初创‘元老’,对整个网络的发展厥功至伟。”陈家宽说,网络创立15年中,他多次来到湖北,切身体会到当地湿地的发展之变。

  洪湖是长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天然湖泊之一,被誉为“中南之肾”。2005年之前,洪湖大部分天然湖面被养殖区占据。通过10多年退垸还湖、还湿等工作,湖泊周围38.6万亩天然湿地全面恢复,白鹤、黑鹳、东方白鹳等大量珍稀物种回归。

  占地近1.3万公顷的网湖国际重要湿地,曾经也受困于周边水产养殖、生产生活废水排放等污染,富营养化严重。如今,经过一系列水体、岸线修复工作,这里一入秋冬便成为南迁候鸟和鄂东南观鸟人的天堂。

  “倾力保护的同时,湖北也在探索湿地资源的利用之道。”湖北省林业局湿地保护中心的副主任石道良博士介绍,通过迁出原住民并辅以合理开发,国际重要湿地大九湖目前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休闲避暑目的地,成为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湖北目前已建立国际重要湿地4个、国家重要湿地8个、省级重要湿地54个;建成国家湿地公园66个、省级湿地公园38个、湿地保护区(小区)72个。国家重要湿地、国际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数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二、三位。(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马文俊 通讯员 赵银斐)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