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送戏下乡。(通讯员 金鑫 摄)
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讲述潜江虾稻产业发展。(通讯员 金鑫 摄)
10月12日,应湖南、安徽等地的邀请,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常务副院长何小洲带着50人的团队,开始了新的巡演。
走出潜江、走出湖北,这支团队已是司空见惯。在此之前,黄冈、襄阳等地也发出了邀请,剧团演出的《红荷》《情缘》等剧目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近年来,一些地方戏逐渐走向没落,而潜江花鼓戏却越唱越红火。为何有这样的差别?他们有何独门绝技?
7个月打磨1个剧目
2018年,第三届湖北艺术节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上,《河西村的故事》压轴登场,引得观众拍手叫好。
这是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精心打造的现实题材大戏,该剧围绕潜江虾稻产业发展的主线,以小人物折射出改革开放40年来的乡村巨变。
台上1小时,幕后却付出了7个月的努力。
该剧编剧、国家一级编剧周慧为了寻找创作灵感,数次到河西村的原型——潜江市熊口镇赵脑村蹲点,几赴华山、莱克公司寻找素材。
《河西村的故事》一经首演,便受到热捧。随后,在北京、湖北、湖南、河南等地巡演40余场。
尽管好评如潮,剧组并未就此满足。每一次演出之后,都会根据现场观察和专家反馈的意见,再精心打磨修改细节。
“有时为了创作一部好作品,前期酝酿时间长达一两年。”周慧深有感触地说。
一心一意造精品,正是该剧团历经数年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成立于1956年,前身是潜江市荆州花鼓剧团。2012年,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划转为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构。在政府的“全额保障”下,剧团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花鼓戏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
为了鼓励“出精品”,潜江市政府不遗余力地支持。2008年,潜江曾斥资近700万元,支持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创作大型现代花鼓戏《生命童话》,该剧讲述了一群艺校学子毕业进入剧团后,排演抗震救灾戏的故事。3年间,该剧在全国演出近30场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和喜人的经济效益。
在鲜明的指挥棒下,一批精品不断涌现。《家庭公案》《原野情仇》《生命童话》《河西村的故事》等精品剧目先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旅部“文华剧目奖”“文华大奖提名剧目奖”等国家级大奖。
跟踪培养“好苗子”
戏曲事业难以繁荣,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才青黄不接。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从2018年起,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与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开办花鼓戏班,定向培养演员。
“学员每年3万元的学费,由省文旅厅和潜江市财政共同承担。”剧团办公室主任金鑫介绍,第一期花鼓戏班有36名学员,他们经过4年学习后,今年全部回到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实习,成为新一代花鼓戏演员。
戏剧是“角儿”的艺术。为培养名角,潜江实施“名家工作室”工程,采取名师带徒方式,培养有灵气、有悟性的青年演员。市财政拿出经费,返聘国家一级演员胡新中、李春华回到剧院,手把手传授技艺。
1989年出生的付潜芬,是剧团的一名青年演员,在“师傅”胡新中的指导下,很快脱颖而出,在《卖水》《廉锦风》《五女拜寿》等20余台剧目中担任主演。昔日的“新兵蛋子”,一路成长为当家花旦。付潜芬的经历,也给了许多新入行的演员极大的信心。
如今,老中青三代演员同台竞技,成为一大看点。花鼓戏《红荷》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创作,剧中胡新中、付潜芬、答沙等三代演员共同担任主演,可谓各美其美。
视野不局限在潜江,剧团每年选派一批演职人员,以委培的方式送到上海戏剧学院等院校脱产学习编导、音乐、音响、舞美等专业知识,开拓视野,提高专业素养。
在不断的提升和磨炼中,一批新秀崛起。目前,该剧团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人、国家文华表演奖获得者1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2人、上海白玉兰新人奖获得者1人,会聚着“花鼓之王”“花鼓皇后”“老旦王牌”等领军人物。
把剧院“搬”到网上
来到潜江,你会发现,潜江老老少少差不多都会哼唱几句花鼓戏。在民间,有“听了花鼓戏的哟喂哟,害起病来不吃药”一说。大意是,唱花鼓戏可以不吃药,其魅力可见一斑。
潜江书香文脉,成就了戏剧大师曹禺。一直以来,潜江人对戏剧有着别样情结,曹禺剧院是他们常去的地方。
潜江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施毅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以往戏迷习惯到剧院看花鼓戏,如今疫情防控下,戏迷们的看戏方式悄然发生变化。
新一代青年花鼓戏演员,纷纷开通网络视频号,把自己的作品上传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网络平台,收获了一大批粉丝。“80后”演员许文芳于2019年开通抖音账号“舞指二胡”,几乎一两天就更新一条视频,至今已发布相关视频近700条。可亲可敬的表演,网络了一大批年轻戏迷,账号已积累超过110万粉丝,其中不乏国乐“大咖”。
为了累积粉丝,潜江每年举办“戏迷潜江”大赛,吸引天门、仙桃、洪湖等周边县市的戏迷前来参赛,获得名次的戏迷,除得到一定物质奖励外,还能与名师名家当面交流,甚至有机会同台演出。
戏迷之间也有学习交流的平台。今年7月23日,首届湖北花鼓戏戏迷夏令营开班,武汉、洪湖、天门、潜江等地爱好者近百人齐聚潜江,近距离感受名家风采,体验花鼓魅力。
为了让农村群众能在自家门口看戏,潜江率先尝试了“农民看电影看戏,政府统一买单”,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每年送戏下乡100余场。
“同步视频直播,让更多戏迷随时随地看戏。”施毅介绍。
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的名气渐渐大了,湖南、江西、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纷纷发来邀请函。近3年来,剧团外出巡演累计达60余场次,这在地方剧团是不多见的。(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琼瑶 通讯员 杜少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