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汉产“安鉴”平台获评全国个人信息保护创新实践案例
2022-09-09 18:16:28来源:湖北日报编辑:李燕责编:蒋硕

  原标题:剑指婚恋社交APP三俗乱象 汉产“安鉴”平台获评全国个人信息保护创新实践案例

  正值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9月8日,从武汉知名网络安全企业——安天移动安全获悉,不久前举办的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上,安天移动安全自主研发的“安鉴”风险应用预警平台获评“个人信息保护创新实践案例”。

  “安鉴”风险应用预警平台是全国首个民营企业面向社会公开提供公益性安全检测服务、一站式应用安全自查自纠的综合平台。该平台提供应用安全发展趋势分析,配合国家主管部门掌握产业生态现状,帮助开发者深度挖掘产品违规风险,通过科学化管理、综合化分析形成针对APP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社交网络乱象丛生,风险应用预警很有必要

剑指婚恋社交APP三俗乱象 汉产“安鉴”平台获评全国个人信息保护创新实践案例

  风险应用预警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哪里?一组案例说明问题。

  8月初,公安机关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破获一起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打掉一个搭建运营淫秽色情漫画APP牟利的犯罪团伙,摧毁6款淫秽漫画APP;8月中旬,“暑期清朗行动”开展一个月,“安鉴”风险应用预警平台已预警各类违规风险1333次、“揪”出违规应用643个;8月底,工信部今年第五次通报侵害用户权益的APP,包括神州专车、虎扑等在内的47款APP“榜上有名”。

  安天移动安全相关负责人指出,各类APP已渗透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量未成年人将互联网作为重要的学习和社交工具。与此同时,一些低俗、庸俗、媚俗的不良信息也随之而来,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过度消费、遭遇不良信息诱导等各类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如何更好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维护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以三俗内容诱导用户,不良平台、公会沆瀣一气

剑指婚恋社交APP三俗乱象 汉产“安鉴”平台获评全国个人信息保护创新实践案例

  以近几年非常火热的婚恋社交类APP为例。尽管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过多轮打击,但在不少APP中,三俗信息仍普遍存在,甚至利用三俗内容取悦、迎合用户,以实现让用户付费、充值的目的。未成年人的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有限,上当受骗成为“家常便饭”。

  “有些婚恋社交App利用低俗内容,诱导用户进行充值购买会员,通过限制用户的发言次数和视频通话功能,来达到让用户付费的目的。”上述负责人说,目前婚恋社交平台上普遍存在不良公会雇佣“女聊天员”,以各种借口向用户索要礼物,却根本无法满足用户交友需求的情况。

  明知不良工会从事的是违规甚至违法的勾当,婚恋交友平台为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专家指出,不良公会的加入可以带来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的大幅提升,平台也会因此获得受益。所以对这些害群之马,有些平台不仅不限制,反而与其狼狈为奸。

  配合监管部门强力查处,“安鉴”平台剑指三俗乱象

  “从检测数据来看,仅陌生人交友软件用户量就达到1.68亿,日下载量达210万人次,并且这一数据还在不断增长。”安天移动安全相关负责人说。

  低俗、诱导信息仅仅是这些婚恋社交平台提高收益的手段之一,他们还会通过频繁推送交友消息、使用提前录制的视频发送视频邀请等方式诱导用户不断充值消费。

  平台用户,特别是未成年人用户的合法权益如何得到有效保护,成为摆在监管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配合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和查处力度,安天移动安全利用“安鉴”风险应用预警平台,已初步形成针对婚恋社交类APP风险点的系统性发现能力。

  “我们一方面加大对婚恋社交类APP违规问题的检测、分析力度,并配合监管部门、手机厂商及产业链各方进行行业治理,发现应用存在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风险将第一时间向终端发送预警;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安鉴’风险应用预警平台上对违规应用曝光、问题定义和解读、监管政策以及媒体动态的相关功能,帮助开发者自查自纠,从源头上肃清APP中的三俗内容。”上述负责人说。

  统计显示,近一年来,安天移动安全配合监管部门已治理风险应用2366个,其中应用市场下架726个,惠及5.7亿用户。(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 通讯员 罗昊)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