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湖北荆门520荆楚数字文化产业园8月4日开园
2022-08-02 19:31:4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李燕责编:蒋硕

湖北荆门:520荆楚数字文化产业园8月4日开园 同时举办七夕露营音乐节等系列文旅活动_fororder_图片1

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 毕然

  8月1日下午,从荆门市举办的520荆楚数字文化产业园开园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520荆楚数字文化产业园开园活动将于8月4日晚在荆门园博园举行。

  520荆楚数字文化产业园开园活动由荆门市人民政府、湖北广播电视台主办,荆门市委宣传部承办。活动现场将举办520荆楚数字文化产业园开园仪式。荆门市文化和旅游局、湖北省网络视听协会将分别发布相关政策及活动消息,荆门市人民政府将与湖北广播电视台、中国移动湖北分公司现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和项目投资协议。

  8月4日至6日,荆门园博园内还将举办“情定园博·七夕露营音乐节”系列活动,促进暑期文旅消费,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打造文化产业增长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同时明确提出,支持荆门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荆门市委、市政府在组织考察学习、深入调查研究、组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决定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关键举措之一就是依托荆门园博园现有资源,联合湖北广播电视台等省直部门,合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520荆楚数字文化产业园。

  建设520荆楚数字文化产业园,旨在用科技赋能文化,让数字时代的文化插上腾飞的翅膀,激发文化创新发展及其产业实践,并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旨在用数字经济提升文化产业,利用园博园汇聚荆楚区域文化、引领数字文化的优势,形成以数字文创产业为主导的集聚空间,努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的“荆门样板”。

  依托荆门园博园而建的520荆楚数字文化产业园,用数字赋能传统文旅产业,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补齐发展短板,为产业转型升级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为数字文化新业态落户荆门提供平台。520荆楚数字文化产业园的开园,将为省内外数字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和中小微从业者提供创业新平台、创意集聚地,助力荆门数字文化新业态发展提质增效。

  据介绍,荆门市委、市政府把推进520荆楚数字文化产业园建设,作为荆门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破题之举,将采取四方面主要举措。

  抓好园区规划。拟邀请专家团队,荆门量身定制“数字文化产业园建设战略发展规划”;以创造新消费场景、塑造新消费品牌、吸引新消费群体为目标,以引入新平台、新业态、新投资为重点,构建全要素数字文创产业生态体系,全力打造数字文创发展优秀城市。

  抓好核心布局。荆门将打造数字文化产业“一园多基地”,“一园”,即520荆楚数字文化产业园;“多基地”,指的是湖北广电大视听实训基地、湖北省影视摄制与全媒体人才实训基地、荆楚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大美荆楚一站式文旅基地、荆楚非遗展示体验基地、荆楚品质生活展示体验基地、荆品名门网络销售示范基地;将根据荆门各县市区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与资源优势,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构建“多极多带”数字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空间发展格局。

  打造一个头部IP。荆门将组建520荆楚数字文化产业园建设工作专班,注册成立本土数字文化公司,注册文旅头部IP“荆楚520”,创建抖音号、公众号、视频号,覆盖各类宣传渠道,聚合各类数据流量,主推荆品名门、荆门优秀旅游线路,形成顶流效应。

  完善配套政策。荆门拟出台招商引资、人才支持、知识产权、产业基金等配套政策,力争把520荆楚数字文化产业园打造成“省内项目落地条件最优”的鄂中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新高地。(文 黄正恒 杨嘉怡 李慧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