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卖惨媚俗造噱头 特供专供全是空 湖北出台商业广告“12禁”
3月31日,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召开媒体通气会,发布《关于规范2022年商业广告宣传行为加强导向审查的行政指引》,明确列出了12条不得从事的违法违规商业广告宣传行为。
12条包括:禁止利用或者变相利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党的二十大相关决议、中国共产党党旗等进行商业广告宣传;禁止使用“特供”“专供”“给领导干部送礼”等违法违规广告宣传用语等;禁止发布各类卖惨、炫富、恶搞经典、“软色情”等内容,拒绝利用低俗庸俗媚俗内容制造噱头、吸引眼球的恶俗商业广告;禁止违法违规使用冬奥会、冬残奥会等奥林匹克标志以及亚运会等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特殊标志开展商业广告宣传,或擅自在商业广告中使用国家队及其运动员、教练员等形象。
一季度,全省各级市场监管广告监测部门共监测主要媒体广告33万条次,发现涉嫌违法广告1509条次。省内重点门户网站及电商平台的抽查监测结果显示,监测互联网广告560万条次,包括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保健食品、医疗服务“五类”重点广告138万条次,发现涉嫌违法广告线索205条次。(湖北日报记者汪子轶、通讯员吴筠、商景)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