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     舆情智库
华师日语系女生把自己“转”进了北大物理学院
2022-03-17 11:08:16来源:湖北日报编辑:李燕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爱跳舞 爱乒乓 爱物理 华师日语系女生把自己“转”进了北大物理学院

华师日语系女生把自己“转”进了北大物理学院_fororder_01

耿新月(前)和队友们一起排练舞蹈。

华师日语系女生把自己“转”进了北大物理学院_fororder_02

耿新月正在做物理实验。

  做毕业设计之余跳跳舞、打打乒乓球,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女生耿新月的生活轻松又充实。作为一名进校时日语系的“前文科生”,耿新月已保研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即将踏上探索物理学奥秘的新征程。

  这个从3岁起就爱上舞蹈、看起来文文静静的大四女生,连续3年获评学校“三好学生”,也是国家奖学金、学校博雅银桂奖学金获得者,是老师、同学眼中的“物理学霸”。

  ■ 日语系学生到物理专业课堂“蹭”课

  耿新月在湖北孝感市读高中时是一名理科生,考入华中师大后被调剂到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在她看来,转学物理学专业是她大学期间作出的一次重要决定,是“遵从本心而作出的一次最勇敢的选择”。

  “理科的思维早已成为习惯,那种理性的力量是我所向往的。”耿新月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她更喜欢“遨游在物理的海洋里”,在微观世界中发现物质的结构性质,观察核与核之间碰撞带来的一系列可能的变化,对浩瀚的宇宙发出“究问”。

  综合考虑专业前景和发展规划后,耿新月选择参加学校物理学专业面试,最终如愿成为学校物理专业基地班的一员。她将自己“从文转理”的经历称为“回归”:“回归理科生的生活方式,回归自然科学领域,回归热爱,回归本心,回归更多可能与未知,回归理论物理所创造的终极浪漫。”

  “我的备考过程并不像预想中那么难,而是充满新奇和乐趣。”耿新月笑着说,平时,除了自学高等数学课程外,她还会悄悄地到物理专业课堂“蹭”课。即使还不是自己的专业课,她也会在每次上课前预习,这让她的课堂体验度更高。

  “没有考试,没有压力,也没有成绩,只有对物理的兴趣和无穷的好奇心。”耿新月这样描述自己备考时的状态。这一过程中,她不断增强对学习物理这门学科的归属感。“物理是一种深奥的思想,需要一些同频共振。”

  ■ “没天分”的学生保研北大

  大二时转到新的专业,学习之旅并不是耿新月想象中那么顺利。课程多、难度大,她适应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找到学习节奏。

  耿新月认为自己并不算是个有天分的人,于是通过排列组合让每一个时间段都尽量变得高效。

  “我的进步离不开很多老师的帮助。”耿新月回忆说,在参考全英文文献时,大量生涩复杂的专业术语常常使她产生阅读障碍。“尹航教授把我完全陌生的那些英语单词拆解开,一句一句地讲给我听,帮助我梳理整篇文献的内容。科研立项时,幽默风趣的秦广友教授引导我独立思考,在关键处为我指点迷津,耐心解答我的那些‘幼稚’问题。”

  除认真上课,耿新月还积极参加科研立项和学科竞赛,不放过任何一个提升专业素养的机会。她认为,比起简单记下一个抽象的理论公式,如何能够将它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更为重要,而科研课题正是实现这种想法的有效方式之一。“我可以将理论全部用在实际模型当中,从而更加清楚地了解其背后潜藏的可能反应。”

  大三时,耿新月的专业课成绩排名第二,综合成绩排名第一,并获得2020—2021学年国家奖学金。去年暑假,她通过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的夏令营面试,除了翻译英文文献,还回答了不少专业知识以及科研立项等相关方面问题。去年9月,她成功保研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 舞蹈是她最好的“减压剂”

  探索物理奥秘的过程也会给耿新月带来压力。每到这时,舞蹈和运动就成了她最好的“减压剂”。

  耿新月从3岁开始学舞蹈,舞蹈一直是她骨子里的热爱。入读华中师大后,她加入的第一个社团便是华大艺术团whatstep舞团。她告诉记者,舞团每周两次的训练是让她身心空灵的时间。“压腿、拉伸……一系列练习下来,我大汗淋漓,觉得浑身畅快了。”

  入校至今,耿新月和队友每年都会出现在学校迎新晚会上,还参加了院级、校级、省级等各类舞蹈比赛,取得不错的成绩。在耿新月看来,每一次聚光灯亮起,自己心中的世界都被放得无限大。“被音乐推到舞台中央,踏着节奏起舞,眼睛里闪烁着亮光,那是青春最美的模样。”

  转到学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后,耿新月还加入了学院乒乓球队。作为队长,她带领队员们参加2019年和2021年两届校乒乓球赛,均获得亚军。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耿新月作为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了一线医护人员子女结对教育辅导活动,以及寒假线上义教实践等公益活动。她在辅导功课的同时,同样注重细心体贴的心理疏导,帮助孩子们消减线上学习带来的不安情绪。(长江日报记者邓小龙 通讯员党波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