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汉全面加强超大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全市1440个社区建应急服务站 破解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新洲区举水河举行防汛抢险救灾综合演练,直升机救援不到20分钟解救8名受困者。
2020年防汛期间,市应急管理局组建18支防汛救援突击队,并派干部驻队负责协调工作。
江夏区纸坊街进行消防演习活动,小朋友和消防队员一起演习。
2020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演练现场。
探访武汉市备灾中心。
3月10日,湖北省市应急部门应急指挥中心有关负责人来到武昌百瑞景社区,调研基层应急力量建设试点工作。今年是武汉市“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年”,按计划,全市1440个社区将建设应急服务站,破解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难题。这也是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2021年市政府22条民生实事清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新冠肺炎疫情、洪水汛情,2020年的武汉迎接着一场场大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应急管理部门迎难而上,于危机中觅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认真总结超大城市应急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着力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统一指挥 压实责任
建设应急“最强大脑”
春节伊始,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院长宋英华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这是武汉市应急管理局给他寄来的“武汉市应急管理专家”聘书。
2020年底以来,武汉市加强应急管理专家智库建设,面向各相关部门和在汉高校选聘各类应急管理专家,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将190名专家分别编入应急理论研究、应急指挥、应急管理、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安全评估评价检测、气象灾害救治、地质灾害救治、森林防灭火、防灾减灾传染病防治等18个工作组,发挥其在应急管理中的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撑作用,提升应急救援科学处置能力。至2021年3月10日,190名专家均已收到聘书。
武汉市应急管理局还整合现有的市级安全生产、消防、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防灾减灾、灾难救助、地震地质灾害等各个应急指挥机构功能,形成了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全市综合应急指挥体系。
同时健全部门联动协同机制。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建立与武汉警备区、市消防救援支队、市公安交管局等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协同机制,及时互通灾害事故信息,提高部门协同响应效率。充分发挥相关部门行业领域专业优势,制定市防汛抗旱办公室、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工作规则,明确应急部门与水务部门、园林和林业部门在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工作中的责任分工。
超前识变 未雨绸缪
擦亮应急“最亮双眸”
2020年10月30日,驾车驶过白沙洲长江大桥,细心的市民看到桥梁的外侧有许多足球大小的“白蘑菇”,它们是利用北斗卫星定位技术检测桥梁安全的设备。城运公司高级工程师贺晓川说,北斗检测系统可以做到全天候监控,精度相当高。桥面有超限车辆通过时发生极其细微的形变,系统都可以敏锐地“察觉”到。目前,全市12座大型跨江桥梁的安全运行状况尽在掌握之中。2020年,武汉市应急管理局立足早发现、早通气、早发布、早联动、早处置要求,有力推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该局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重大风险和隐患在线动态监测。加强与气象、地震、水利、自然资源、林业、公安、住建、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部门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共建共享,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
为了确保全市没有发生有影响的自然灾害及因灾人员伤亡,2020年9月,武汉市应急管理局还印发了《市减灾办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防范工作的通知》,强化各专业部门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建设,强化各区属地和部门“三个必须”风险防范责任。同时制定《武汉市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领域重大风险工作方案》,认真梳理出全市自然灾害领域在洪涝、地质、地震等10个方面24个重大风险点,对当前和今后时期防灾减灾工作作出了预安排。
武汉市应急管理局组织水务、自然资源、农业、林业、气象、地震等部门及时会商元旦、春节、清明、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时期全市自然灾害风险,及时印发自然灾害风险综合研判报告,全面研判和部署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工作。
就近发现 就近响应
打造应急“最刚力量”
2020年11月18日晚7时40分,下沉党员明志新来到广八路社区14号1单元2楼,维修这里的楼道灯。在他的带领下,他和同事共排查了社区数千楼道灯,并更换其中的263个。明志新是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机电工程系系主任,也是武汉十万应急大军中的一员。至2020年底,武汉市应急管理局以深化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双报到、双报告”制度为契机,把应急队伍建设、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演练开展等落实到3300多个社区和行政村,应急队伍总人数超过10万人,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
截至春节前,全市各区(开发区)共建立应急队伍230支,共19060人。按照宜分则分、宜合则合、平时服务、急时应急的要求,全市175条街道共建立由下沉党员、社区居民、厂矿职工为成员的基层应急队伍345支,共12246人。全市1440个社区建立应急响应队伍2114支,共计28777人。1866个村建立应急队伍2423支,共37671人。
队伍建立起来了只是第一步,如何建设“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充分发挥市消防救援支队综合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国家队作用,推动由应对单一灾种向多灾种、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转型发展;统筹推进防汛抢险、地质灾害、森林消防、水上搜救、危化品、矿山、金属冶炼等领域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发挥其在各类灾害事故处置中的专业作用,支持宝武钢铁、中船重工等大型企业、武汉地铁集团、武汉地产集团等平台企业建设自有应急救援队伍,依托企业建立危化品救援基地。基于应急救援专长、物资装备、救援经历等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数据库,目前,已有20类102支应急救援队伍入库。
武汉市应急管理局还通过赠送保险、提供装备、开展培训等方式,支持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黄鹤救援队(原武汉抗疫公益志愿者联盟)、蓝天救援队等民间志愿者队伍建设。2020年防汛期间,依托武汉市6家市属平台公司,组建了1.2万人的应急防汛抢险大队,为武汉市抗洪抢险作出了积极贡献。
明确目标 精准施策
优化应急“最灵触角”
2020年10月29日,武汉市黄陂区黎元洪广场上呐喊声、队员们穿着套鞋奔跑的脚步声响成一片,前川街德兴社区南德国际城小区武汉戴斯理物业公司派出8名队员和消防大队专业消防员同台竞技,出人意料的是,在一人两盘水带连接项目中,物业公司队员达到9秒多速度,堪比专业水准,在24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团体第二的好成绩。
武汉市其他区也毫不示弱,例如江汉区,每年组织社区义务消防队大比武,社区群干、物管人员大多成为“消防能手”。花水街,毗邻江汉路步行街,人口高度密集,拥有3座商业体、8个电子市场,社区利用大喇叭、小喇叭提醒居民,利用社区应急队伍排查隐患,今年以来没有发生有影响的火灾事故。
按照市区联动、内外互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武汉市应急管理局积极推动应急组织指挥一体化、监测评估常态化、信息报告网络化、救援处置科学化、能力保障专业化、宣传教育社会化“六化”建设,着力构建市、区、街、社区四级应急管理体系。按照有队伍、有预案、有演练、有避难场所“四有”标准,推进街道、社区(村)应急管理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开展社区应急管理网格化建设,利用社会综合治理网格现有资源,通过范围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推动应急网格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网格融合对接,构建党建引领、社区共建、社会共治、市民共享的基层应急管理格局,为做好城市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和安全生产工作,从容应对公共应急事件奠定坚实而广泛的群众基础。
应对灾变 多措并举
树立应急“最美形象”
2020年7月,武汉遭遇多轮强降雨。为了确保安全,部分地区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方式,紧急转移受灾群众。79岁的天兴洲居民曾祥鑫被安置在街道口小学东方雅园分校,他和其他7位老人住一间教室,来到这里,头发剪了,还发了衣服和拖鞋,常用生活用品和口罩等防疫物资都有,还有医生、护士驻点。闲暇之余,曾祥鑫和大家一起下下象棋、打打扑克。对于食堂的饭菜他也特别满意,连连夸赞:“汽水肉、冬瓜肉片和豆腐都蛮软和,我们喜欢吃!”
为了强化区、街道、社区(村)三级包保,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处,落实卫生防疫措施”,武汉市建立了市局、区局、市备灾中心和省厅、省备灾中心五方救灾物资调拨协调联动机制。疫情期间累计协调调拨棉被26975床、折叠床10884张、帐篷4012顶、棉大衣3482件用于各区方舱医院、疫情隔离点、卡守点和因灾困难群众;梅雨主汛期累计调拨折叠床、毛巾被、躺椅、帐篷等急需救灾物资13000多件(套),督促指导受灾区累计设置64个集中安置点,安置受灾群众6970人。
武汉市应急管理局还举办全市灾后重建专项会议和专题培训班,强化政策指导和宣贯落实。会同市财政部门及时向蔡甸、黄陂、洪山、新洲、江夏等区下拨汛期受灾群众生活救助资金共计325万元。全面推进灾后倒损房恢复重建工作,确保春节前受灾群众搬进新居。
为了强化应急物资供应管理,强化产能储备、实物储备和社会储备,该局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建立应急物资保障机制,编印了《武汉市应急物资生产商参考名录(2020版)》,收录包括被服、安置、装具、装备、食品、医用防护、森林防灭火、消防救援八大类、2500余家应急物资生产企业信息,保障应急和战时工作需要。
武汉市应急管理局还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拓宽应急物资储存方式,与中百、武商、中商等重点企业签订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协议,明确协议储备物资品种和要求,实现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建立健全交通运输部门参与的应急物资紧急调拨协同保障机制,推进跨部门、跨区域、军地间应急联动模式,构建立体、综合、现代的应急物流网络,确保应急救援物资和人员运输安全畅通。
(策划:长江日报法治文化传播中心 撰文:何博 徐丹 图片:吴学智 陈浩 彭桂荣 汪俊宏 李子云)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