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头湖退垸还湖后,围湖养殖的沟沟壑壑都没有了。水天相接十分美丽,让人忍不住拍下来。
成群的鸟儿翱翔斧头湖,在蓝天碧波之间,划出优美的弧线。
李新方很享受这样的场景:“多美!每每看到这些鸟儿,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得。”
李新方是咸宁市嘉鱼县水利和湖泊局局长。半年多前,他在斧头湖畔不受老百姓待见。曾有数百人“围攻”他。“你们把我丢湖里也没用,退垸还湖还是要搞。”李新方毫不畏惧。
斧头湖是湖北省第四大湖泊,通过金水河与长江相通。据全省统一部署,作为全省河湖长制考核重要内容,咸宁市斧头湖退垸还湖任务2.48万余亩(其中咸安区1.2万亩、嘉鱼县1.27万亩)。
像李新方一样,干部们无数次的沟通交流,将一个个矛盾化解。2020年12月底,该市斧头湖退垸还湖实际完成3.58万亩,超出省定任务1.1万亩。1月中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沿着斧头湖咸安段、嘉鱼段18.8公里湖堤看到,曾经用于养殖的围网和沟沟壑壑都没有了,部分地段已开始建设湿地公园和围湖绿道、景观改造。
6个渔场从地图上消失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让老百姓吃饱饭,国家鼓励大家围湖养殖。很多渔民,几代人都生活在湖边。
嘉鱼县的贺胜才就是一位。他今年64岁,爷爷曾是该县斧头湖黄沙湾国营渔场的党委书记,父亲也从渔场退休。
1月19日,见记者到访,他径直钻进一栋矮房子,搬出一块布满灰尘的牌匾,上面写着“嘉鱼县水产局黄沙湾渔场鱼苗孵化基地”。这是他干了一辈子的地方。
黄沙湾渔场在上世纪60年代成立。改革开放后,渔场改制承包给个人,200多名职工,很多出去自谋职业。贺胜才不舍渔场,承包60亩鱼塘,20多年来和女婿一起经营。去年得知渔场要拆掉,他怎么也想不通:“一家四代人以渔场为生,这是抢走我们的饭碗!”
承包合同都要提前终止,嘉鱼县副县长华红、李新方等人,一次次到渔场做工作。有段时间,渔民看到李新方的车就拦,根本不让他踏进渔场一步。
一天,华红和李新方在贺胜才家聊到中午1点多钟,一直僵持着。“到这个点,大家都饿了,您要不下点面我们充饥,吃了再谈……”华红“请求”。一碗面条吃下来,氛围好多了,“谈判”进展很大。“国家政策到这一步了,迟早要退出去。”贺胜才慢慢接受这一现实了,“梁子湖和牛山湖之间1500米的大堤都炸了!”
贺胜才把鱼苗转运出去。挖掘机、推土机开进渔场,将多年围湖的田埂一个个铲掉。
1.3万亩的黄沙湾渔场,如今仅剩一排孤零零的平房。贺胜才和老伴暂住这里过渡,平房门口,挂着“斧头湖退垸还湖生态修复项目建设指挥部”的牌子。
李新方介绍,嘉鱼县斧头湖退垸还湖拆了1万多平米的房屋,仅拆除的电线都有2万多米,包括黄沙湾渔场在内的6个老渔场,从此从地图上消失。
退出渔民当起护渔员
退并非易事。退出来之后,人往哪里去更是难题。
最近,李新方正帮贺胜才寻找新的养鱼基地。李新方介绍,贺胜才是嘉鱼县唯一一位懂鱼苗孵化的技术员,通山、崇阳以及武汉江夏的渔民都是找他买鱼苗。“手艺需要传承,嘉鱼县打造水产强县也需要这样的技能人才。”
在咸安区,更是出现一批新的护渔员。
2月2日,斧头湖咸安段湖堤,52岁的陈建斌开着车一路飞驰,他不时停下车,顺着大堤迎水面下去,扒开草丛,仔细检查有没有捕鱼地笼。
“这是我们每天的工作,巡逻,看有没有人非法捕鱼,也清理下岸线垃圾。”陈建斌说。
陈建斌是咸安区官埠桥镇雨坛垴村人,村里紧挨斧头湖水系的大湖洲,全村退垸还湖面积6230亩。20多年来,他经营着110多亩的鱼塘。去年,村里“吹风”要退垸还湖,提醒大家尽早想办法。陈建斌十分支持:“我是党员,带头拆吧!”每亩鱼塘每年能有一两千元收入,但风险也大,遇上涨水,可能一年都白干了。“拆了,心也安了,索性找别的事做。”
“既要船过去,也要桨过去。”区水利局副局长肖继斌说,劝大家拆,更要为大家找条生路。
在区水利局协调下,该村安排了30多个公益性岗位,有保洁员、护林员、护渔员、养路员等。陈建斌“转行”做起护渔员和保洁员。他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展示了一个42人的护渔群,每天,大家兵分几路,看到有人垂钓就劝阻,看到有垃圾就清理,工作内容实时拍视频发到群里。
去年秋天,斧头湖水系的凤眼莲(俗称水葫芦)泛滥。从十一假期开始,区里开启一场水葫芦“阻击战”。陈建斌参与区里统一行动,打捞近5000吨水葫芦。清理完毕后,水面看起来清爽多了。
向阳湖湿地候鸟增加64种
冬日暖阳,斧头湖波光粼粼。行走在湖边,看到最多的就是挖掘机。
在嘉鱼县,斧头湖的退垸还湖工作由县绿色投资有限公司、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具体实施,挖出来的废弃土料,全部再用来加固堤防,在大堤迎水面筑起10米长的压浸台,提高防洪能力。同时,该县还计划种植一些水生植物,来调解水生态系统。“退垸还湖并非一退了之。退只是工作的第一步,最终是打造生态画卷。”李新方说。
咸安区向阳湖,位于斧头湖南端,是流域内重要的汇水区,与斧头湖的生态环境休戚与共。退垸还湖后,咸安区打造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让湖中有水,公园范围内限期关停、转产或拆除养殖场, 开展水面漂浮物打捞和河道清淤;让湖岸有木,公园栽植池杉10余亩,栽植芦苇、菖蒲、荷花等水生植物20万株。
湿地公园管理处总工程师潘名胜告诉记者,向阳湖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是重要的候鸟栖息和中转地。起初,公园只监测到125种鸟类,随着环保工作的推进,现在向阳湖湿地有189种鸟类,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东方白鹳和黑鹳。
咸安区的大洲湖,与淦河交汇后注入斧头湖,最后汇入长江。目前,该市正采取PPP模式,与中建三局合作,打造大洲湖生态建设示范区,这也是咸宁“北部空间”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前大洲湖都被虾塘、鱼塘分成一格一格的,退垸之后,水域面积在涨水期达到7.03平方公里。”示范区项目讲解员说,通过修建防洪调蓄水闸、对湖底氮磷超标的淤泥浅挖、对进入湖区的各河道截污治理,湖区水质有望达到三类水质。同时,还将修建6米宽、总长26公里的环湖绿道。
“水是战略性资源,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一个城市靓丽的底色。”咸宁市水利和湖泊局局长刘中英说,退垸还湖为咸宁构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打下了基础,将继续抓好退垸之后的沿湖景观打造,服务好咸宁构建特色产业增长极、建设转型发展示范区的发展目标。(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会君 通讯员 敖琼)
短评
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
陈会君
在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国家鼓励围湖养殖,解决温饱问题;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国家环保政策步步升级,需要大家再“退”出来,把自然的还给自然。
斧头湖3.5万余亩退垸还湖的背后,是大量的利益纠葛和矛盾纠纷。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搬,退了之后,生态如何修复?这些都是现实难题。
去与留,舍与得,在每个人心里交织。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一定不是只索取不投入,只利用不建设。从“求生存”到“求生态”,是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阵痛是蝶变的必然过程。
万事开头难,起步总是艰辛,迈过最艰难的一坎,大自然一定会回馈更美的画卷。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