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风景区,游船、阳光、沙滩让游客流连忘返。(通讯员 廖冬梅 摄)
惠游湖北,乐游荆门。湖北省推出A级景区免门票以来,荆门旅游迎来井喷式增长,景区人气迅速升温,旅游业疫后重振出现强烈反弹信号。
不赚门票,旅游业赢利点在哪里?
免票开放,景区是否迎来根治“门票依赖症”契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荆门市各大景区,努力寻找答案。
由“卖门票”到“卖体验”
“没想到,这里挺温馨。”河南信阳游客周先生开车来到京山旅游,在京山美丽乡村之一的白谷洞村,领略京山古八景“白谷烟树”的风采。
8月14日,这里正在评选乡村旅游十佳网红打卡地。罗店的阳光玫瑰葡萄、坪坝的果酒、永兴的甲鱼……30家网红打卡候选乡村,在这里集中展示销售土特产品,吸引不少游客驻足。现场,“跟着非遗游京山”直播开启,熊门拳非遗传统武术、宋河闲糖包子、宋河麻糖等非遗制作技艺一一展现。
2020年“五一”假期,京山82个美丽乡村吸引游客7.3万人次,首次超过A级景区接待人数,游客在农村消费1600万元。
“不收门票的乡村游,给了我们启示。”京山市文旅局副局长陈剑敏说,不收门票,旅游照样赚钱。京山通过评选“网红打卡地”,打造品质化文旅消费新场景,让美丽乡村变成城里人的度假村、背包客的目的地。
由“卖门票”到“卖体验”,美丽乡村纷纷在行动。
紧邻明显陵景区的莫愁村,成为景区免门票后游客的新宠。漫步老街,有时光倒流的时钟墙壁、巨幅老照片、展台上的轱辘碾盘等老物件。“麦芽糖现场熬,麻花现场搓,仿佛回到小时候。”武汉游客朱女士惊喜地说。
8月8日以来,莫愁村每天游客比平时增加3倍。酒吧延时、民宿提档、举办篝火晚会……为增加游客停留时间,莫愁村费尽心思。
持续数年的美丽乡村建设,在疫后旅游消费格局重构中开花结果。“旅游,不卖门票一样赚钱。”荆门市文旅局局长鲁海兵表示,关键在于延伸旅游触角,培育旅游新业态,把人气群转变为消费群。
近期,荆门市将重点加强康养旅游小镇、康养民宿、乡村酒店、康养农业园区和康养花园等健康旅游载体建设,推出一批康养旅游、避暑旅游、家庭亲情旅游、乡村体验旅游等精品线路,推动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综合性旅游转型。
二次消费成景区赢利点
景区免门票,游客来了,玩什么?
8月15日,景区免门票的第二个周末,清晨开始,旅游大巴、自驾游车辆络绎而来,停满了漳河风景区停车场。游客赵女士带着5岁的儿子,在湖心岛景区一口气玩了飞天滑索、彩虹滑道等娱乐项目,每人花费100元。“还是挺划算。”她算了算账,省下的门票钱,正好用来玩二次消费项目,大人孩子都开心。
“门票要免费,服务不打折。”湖北省漳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先望说,景区复工复产后,对游船、电瓶车等服务设施进行了全面安全检查,确保游客玩得安全开心。为了丰富游客体验,阳光沙滩景区新增了花果山漂流、激战鲨鱼岛、碰碰车、花田小火车、沙滩车5个二次消费项目,湖心岛景区则利用得天独厚的漳河水资源,新引进了水肺潜水体验及教学培训项目。
“国际潜水协会自由潜水和水肺潜水‘双证’培训教学,我们是湖北唯一一家。”海之风潜水俱乐部教练杨振介绍,自6月份营业以来,每天都有三到五批游客前来体验潜水。
“二次消费不是‘坑’,而是促进景区摒弃门票依赖,加速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何先望说,景区新增了二次消费项目,做到明码标价,杜绝欺客宰客,受到游客欢迎。
数据可以证明。8月16日,漳河风景区接待游客3486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46%。尽管门票分文未收,但凭借二次消费,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5%。
“二次消费,是景区的赢利点,更是游客的兴奋点。”荆门市文旅局副局长罗成分析,这也倒逼景区转型升级,提供丰富优质的旅游产品与之相配套。
高科技让历史文化“活灵活现”
“45分钟浏览2700年”,在钟祥明显陵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江苏游客孟女士正感受“时空穿越”。
这里的大型透明显示屏,再现了明显陵金砖制作工艺。全息投影技术,生动讲述蟠龙菜的由来。移步换景,用红外线技术感受明显陵四季变换。还有360度全景影院,展示钟祥风土人情。更有趣的是,水幕投影讲述长寿食品米茶、葛粉、石牌豆腐的做法,让人垂涎欲滴。游客们在2700年历史中漫步,钟祥历史、文化通过声光电投影技术灵活再现。
这是投资2300万元,用高科技建起的钟祥历史文化展示中心。“旅游,不再是简单的观光。”明显陵管理处副处长万中一说,高科技手段让文物、文化鲜活起来,让游客喜闻乐见,过去“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旅游方式正在改变。
在荆门爱飞客航空小镇,高科技旅游项目,颇受年轻人青睐。开模拟战斗机、玩转太空环、体验VR降落伞、模拟太空船逃生、感受18级台风的风洞……体验“飞一般的感觉”,游客每天上千人。
如何让疫情之“危”,成为推动旅游消费业态创新之“机”?走马观花的观光游,如何转型“身临其境”的体验沉浸游?荆门把旅游与科技融合,推出智慧旅游新产品,正努力蹚出旅游业发展新路径。(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甘勇 戴辉 通讯员 王敏 廖冬梅)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