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长:从严落实河湖长制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湖北公安县委书记刘润长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连迅 摄)
新华网武汉5月11日电(连迅 吴文华 李晓笛)湖北公安县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素有“百湖之县”的美誉。在落实河湖长制工作中,公安县实施了哪些政策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近日,公安县委书记刘润长接受了新华网专访。
新华网:近两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行河湖长制。如何看待这样一种责任机制?
刘润长: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完善水治理体系的重大举措。既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更是公安县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
公安县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水域面积占了1/4,素有“百湖之县”的美誉。前几年,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农业面源污染、水产过度养殖、生活工业污水排放等问题,拉响了水生态安全警报,亮起可持续发展的红灯。
面对水之殇、水之痛,我们围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制定了保护水生态、重塑江南平原水乡的总体规划。扎实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大文章”,坚定不移地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构建净水亲水新格局,打造宜居宜业新公安。
公安县树立的水库库长公示牌。(新华网连迅 摄)
新华网:在落实河湖长制工作中,公安县实施了哪些政策措施?
刘润长:一是责任上肩,制度发力。相继制定河湖库长制实施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组建成立湖泊管理局,编制“一河(湖)一策”方案。公安县树立河湖库长制公示牌138块,公安县16条河流、52个湖泊、6座水库均有河长、湖长、库长,目前正在进一步向乡镇和村来延伸。落实斗支农渠、堰塘的管理责任,织牢织密治水生态链和责任网。
二是聚焦问题,从严整治。公安县开展了长江干线非法码头治理,集中关停22个沿江砂石码头,整治复绿了15.7万平方米;开展了退垸、退渔、退田还湖,新恢复3个湖泊水域面积860亩;依法取缔全县围网养殖、珍珠养殖,分两批次对境内淤泥湖、崇湖、牛浪湖实施永久性的全年禁捕;累计投入近5000万元,彻底清除了公安县422条、1500公里主要排灌渠道的水葫芦水花生。通过治理,公安重现了天高水阔、鸟飞鱼跃的景象。
三是系统集成,全域修复。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和全域一体化发展理念,坚持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公安县投入近500万元编制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规划,将长江干线和52个湖泊纳入红线管理,形成生态修复的顶层设计。推动省级森林城市创建,近两年造林绿化14.7万亩,公安县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6.6%。加快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崇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形成“一山两闸、四湖一库”生态涵养区。
公安县引进企业对淤泥湖进行改造施工。(新华网连迅 摄)
新华网:通过推行这些措施,公安县取得了哪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刘润长:一是城乡面貌持续改善。2017年以来,我们结合河湖库长制,扎实开展沿湖、沿堤、沿沟、沿渠、沿路、沿塘“六沿”整治,推动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城乡污水处理、城乡自来水供应、城乡天然气供应和“四好农村路”五个一体化。加快推动中心城区的黑臭水体治理,打造中心城区“两河四渠一库”通江畅河连湖景观带。通过具体化项目化工程化推进,公安县成功创建了国家级卫生县城、国家的园林县城,获评中国最美县城。
二是农业业态加快升级。立足农业大县的实际,我们积极探索小农户大农合的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以村组为单位创建土地股份合作、劳务合作和资本合作的创新,形成“项目+合作社+企业+基地”的发展新模式。2017年先后引进广东四季绿投资10亿元的生态农业主题公园、四川通威集团20万亩小龙虾全产业链等现代农业项目。同时,公安葡萄面积达到11万元,正在抓紧筹备第二十四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稻鱼共生”的生态种养面积达到30万亩,农业的年出口创汇达到了1600万美元。河湖库长制给公安县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也培育了新的业态。
三是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围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我们主动淘汰落后产能企业3家,查封小散乱污企业27家,腾笼换鸟引进投资120亿元的山鹰华中纸业220万吨高档包装纸循环产业园。鼓励企业走创新驱动、质量引领之路。公安县有7个产品入围湖北省名牌产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到了18%,湖北车桥、索瑞电气获评湖北省智能制造示范单位,恒丰制动获评湖北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通过绿色转型,公安县的企业走上了较高质量发展阶段。
治理后的淤泥湖风光(新华网李晓笛 航拍)
新华网:公安县在推行河湖长制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点在哪里?
刘润长:难点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表现。起初阶段,难在思想观念的转变,思想观念转变之后,难在转型突破的路径。尤其是跨省级行政区域中小湖泊,相互交叉的河流、沟渠等受管理体制、执法地域等因素影响,人放天养、还归自然推进工作,需要自上而下建立共护共治共享机制,形成具体操作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