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荣书琴带领全国民间文艺领域专家一行,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武汉市黄陂区大余湾开展专题调研,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士军,湖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尚云,湖北省民协主席鄢维新,武汉市文联副主席陈菁,武汉市黄陂区政协主席熊定萍,黄陂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圣章红等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荣书琴(右二)一行与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在大余湾调研 供图 武汉市文联
漫步在青石板路,调研专家组一行立刻被眼前“活态”的博物馆聚落所吸引。昔日沉默的古村,经过保护性修缮和活化利用,被赋予新的生命力。古建筑不再是静态的展陈,而是化身为一个个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微博物馆,形成了“露天博物馆聚落”。

大余湾内游客纷至沓来 供图 武汉市文联
在70年代生活馆,老式收音机、搪瓷缸瞬间将人们带回到那段峥嵘岁月;在家风馆内,余氏家族“勤俭持家,耕读传家”的家训箴言与历代先贤的嘉言懿行相映生辉,让优良家风浸润人心;古村博物馆通过规划、老照片和文献知识,系统展示了大余湾600余年的家族变迁、村落肌理、建筑特色与厚重民间文化;中医药文化馆陈列着各类中草药标本,游客可在互动体验中感知中医的博大精深;村规民约馆展示了古代乡村治理的独特智慧;工匠文化馆汇集了地方能工巧匠的工艺和器具,彰显了“无陂不成镇”的人文精神;长达百米的农耕文化长廊,以实物形式生动再现了从春耕到秋收的传统农事场景。

大余湾上演的木兰武术展示 供图 武汉市文联
据大余湾古村落项目负责人卢千介绍,大余湾在古建修缮中始终坚持“最小干预”和“修旧如旧”的原则,所有改造都旨在提升其文化展示和文物安全功能,重点保护其历史风貌。将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古民居转化为主题博物馆,既是对建筑本体的最佳保护,也是对其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让文物真正“活”了起来,成为一部部“可触摸的历史教科书”。中国民协领导和专家对此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大余湾将静态的古建保护与动态的文化展示相结合,打造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新空间,这是民间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的典范,为全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而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已成为大余湾金色名片的“晒秋”景观。深秋时节,村民们将收获的玉米、辣椒、南瓜等农作物,精心晾晒在自家的窗台、屋檐和场院上,与古朴的石墙黛瓦构成一幅幅色彩浓烈的丰收画卷。这一延续了数百年的生产习俗,如今被打造为极具视觉冲击力和传播力的文化旅游景观。
调研当日,乡村场院与街巷间,锣鼓喧天,喝彩不断。大余湾对民俗非遗的保护,是将其融入日常,实现了有效的“活化”传承。皮影戏幕布后的光影变幻,木偶戏艺人的巧手操控,引得孩子们阵阵惊呼;惊险刺激的非遗斗鸡表演和刚柔并济的木兰武术展示,展现了力量与技巧之美;韵味十足的楚剧、妙趣横生的湖北大鼓、神奇的川剧变脸,以及富有节日喜庆氛围的采莲船等民俗表演,轮番上场,为参观者奉上了一场场传统文化的盛宴。

湖北大鼓表演 供图 武汉市文联
在古村非遗市集,这里汇聚了众多非遗传承人,其中不乏国家级大师。国家级传承人讲述“木兰传说”等黄陂本土国家级非遗故事,船雕、皮塑、泥塑、面塑、剪纸等精湛技艺在现场得以动态展示,工匠们现场制作、销售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这个市集不仅是一个展销平台,更是一个活态的传承课堂和互动体验空间,成为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亮丽窗口。

大余湾古村非遗市集 供图 武汉市文联
实地考察结束后,专家组与地方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大余湾通过古建活化为博物馆,守住了乡村的“形”;通过农耕文化的创新转化,留住了乡村的“魂”;通过对民俗非遗的活化利用,聚拢了乡村的“气”,真正让民间文艺从资源变成了资产,让文化力量成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文 钱平 唐语和)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