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江声浩荡 歌谣悠长”长江流域原生民歌展演在武汉举办
2025-11-20 15:41:4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高钰姗责编:魏寒冰

  为传承弘扬长江流域优秀的民间歌谣,推动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深入实施,促进优秀传统民间文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近日,“江声浩荡 歌谣悠长——长江流域原生民歌展演”在武汉成功举办。

  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荣书琴,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士军,湖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尚云,武汉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高雁,中国民协、大系出版工程学术委员会、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民间歌谣”、“民间长诗”专家组专家,重庆、江西、江苏、湖北民协及湖北省内有关市县民协代表参加了活动。

荣书琴致辞

  展演现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荣书琴与武汉音乐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雷勇分别致辞。展演邀请了长江沿线10余个省市的13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优秀民歌手现场演唱原生民歌,呈现了一场跨地域、多民族的音乐文化盛宴。

雷勇致辞

  本次展演以“声音的地理叙事”为核心,构建起一幅从青藏高原到江南水乡的“长江流域民歌音乐文化地图”。曲目编排深植流域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深度聚焦长江流域上、中、下游代表性民歌样态,遴选了《黄河清哟,山俊人也好》《热美蹉》《月亮升起》等17首具有艺术价值与历史底蕴的长江原生民歌,呈现融合长江流域不同时段、不同地域的歌声与舞步,以原生民歌唱颂“共饮一江水”的血脉相连、文化相融、命运与共,演绎从雪域高原到百川归海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恢宏乐章。

《黄河清哟,山俊人也好》

《哈拉耶萨》

  展演在表演方式上,既有对原生态的坚守,也有适应时代需求的探索。年届九旬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兴山民歌的传承人陈家珍携其女同台演唱,表演以深厚的艺术底蕴与真挚的情感张力深深触动了现场观众的心灵。国家级非遗项目马山民歌代表性传承人黄清芳亦是携女登台,薪火相传的动人场景是民间音乐代际传承的生动写照,也是民间音乐“口传心授”的活态传承样本。

《呕哎歌》

  同时,作为一次立足学术视野、呼应时代命题的音乐传播实践,本次展演不仅系统呈现了长江流域民歌的地理分布与艺术特征,更以传统与当代的对话、多民族文化的交融,生动诠释了长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代表性符号的深厚底蕴,为新时代非遗保护与活态传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据悉,此次活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民间文艺传承项目,是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社会宣传推广活动《歌谣里的中国》配套活动。

  活动期间,还穿插召开了两场工作会议。14日晚,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民间歌谣与民间长诗编纂体例讨论会召开。出席活动的大系出版工程学术委员会、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民间歌谣”和“民间长诗”专家组专家分别报告了在审阅各省市卷本中发现的体例问题,经过讨论交流,对歌谣卷、长诗卷编纂体例进一步调整细化完善达成了一致意见。

  16日上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长诗/歌谣卷》编纂工作交流座谈会召开。各省市民协分别就本地大系编纂出版情况,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大系工作的意见建议进行发言。

与会领导和专家参观湖北省博物馆

  组委会还组织与会领导和专家开展了实地考察,先后到江城紫砂艺术馆考察民间工艺美术,到湖北省博物馆了解深厚的荆楚文化,到古琴台考察伯牙子期的传说、探寻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余湾考察古村落及当地非遗项目。

  该活动由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武汉音乐学院联合主办,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中国民协民间音乐艺术专业委员会,湖北、湖南、江西、重庆、安徽、江苏六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以及武汉音乐学院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共同承办。(文/图 周村民 周雅婷 王旭)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