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2025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开幕
2025-10-27 09:56:10来源:湖北日报编辑:魏寒冰责编:魏寒冰

  原标题: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2025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开幕 王忠林宣布开幕 孙伟出席

  10月25日上午,2025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开幕式在十堰武当山举行。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出席并宣布开幕。

  本次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提出的“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的重要要求,以“天下太极会武当、武当太极和天下”为主题,深化中外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互通、文明融通、民心相通,全力打造世界太极文化溯源传播地、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示范地,为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湖北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孙伟,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马宏伟,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汪鸿雁,新华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任卫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齐竹泉出席开幕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琚朝晖,西班牙众议院前副议长、文化学者玛丽亚·格洛丽亚·埃利索,世界旅游联盟主席张旭,亚太旅游协会主席彼得·西蒙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外嘉宾认为,武当太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熠熠生辉。太极文化,秉持“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弘扬“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的和谐理念,彰显“多元共生、和而不同”的价值追求,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注脚。如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亿人习练太极功法,每年超过1000万海内外友人来武当习武养生、游历问道,充分彰显了武当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和太极文化历久弥新的时代意义。

  中外嘉宾表示,文化因创新而焕彩,文明因交流而致远。太极文化涵养中华民族精神、造福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世界文明交融。要坚持保护传承,发掘太极文化时代内涵,推动太极文化薪火相传、生机勃发。要坚持融合创新,积极开展国际旅行商合作交流、文旅康养及重点产业对接合作,擦亮武当太极文化品牌。要坚持开放包容,以太极“和合之美”架起融通中外的桥梁,让不同文明在互鉴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开幕式上,举行了第八届武当太极拳国际联谊大赛各国运动员代表擎旗仪式、武当太极文化国际推广大使和国内外武当武术推广中心代表授牌仪式。孙伟、马宏伟、汪鸿雁、任卫东、齐竹泉为代表授牌。

  开幕式围绕传播弘扬武当太极优秀传统文化,举行了文艺演出。中外歌手合唱的主题曲《武当太极颂》串联起天人合一·‘坊’见武当”“上善若水·润泽万物”“和合共生·世界大同”三大篇章,文化名家现场讲述文物里的故事,解读“治世玄岳”牌坊、赑屃驮御碑、天柱峰金殿三件文物的深厚文化内涵。《鹤鸣九天》《神武峡 迎天下》《人间天河》等歌舞,展示了湖北人民邀请天下游客共赴仙山碧水的盛情,演绎出南水北调世纪工程的家国情怀。

  今年的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创新提出“世界的武当人类的太极”宣传标语,还将举办第八届武当太极拳国际联谊大赛以及“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名家大讲堂、国际旅行商合作交流、文旅康养及重点产业对接合作、武当国际文化旅游创意、“运动与健康”科学前沿国际学术主题交流、太极惠民生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宣传推介湖北作为文旅大省的山水之美、人文之胜,展示湖北拥抱八方来客、喜迎四海宾朋的开放姿态,吸引全球游客畅游湖北。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彭勇出席开幕式,副省长陈平主持开幕式。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廖志伟,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总裁李祝用,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平,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冯长军,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会长张永利等出席。部分驻华大使及境外机构代表、国际旅游界代表、国际武术界代表,以及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位宾朋参加有关活动。(记者王馨、刘汉泽)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