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宜昌架起全球合作“连心桥” 国内外专家共商峡区旅游发展
2025-09-06 16:03:4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高钰姗责编:薛阳

  国际在线湖北消息(记者 胡礼国):9月6日,聚焦全球峡区旅游协作与创新发展的国际盛会“峡区旅游嘉年华”(以下简称“嘉年华”),在长江之滨的湖北宜昌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奥地利、意大利以及东非等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专家学者、行业领袖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世界峡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宜昌宣言》发布,共谋峡区旅游的未来蓝图。

宜昌架起全球合作“连心桥” 国内外专家共商峡区旅游发展_fororder_22

“峡区旅游嘉年华”在宜昌举办 供图 宜昌市文旅局

  活动由国际旅游学会(ITSA)指导,宜昌市人民政府和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主办,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中国旅游协会智慧旅游分会、大地风景文旅集团协办。作为第十六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宜昌文旅资源的一次全球推介,更是推动世界峡区旅游迈向协同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活动通过主旨演讲、案例分享、圆桌对话等多元形式,围绕峡区生态保护、文化融合、品牌共建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推动全球峡区旅游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方案。

  宜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崔伟宁在致辞中表示,作为长江三峡的门户,宜昌坐拥世界级的峡江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世界级工程、世界级文化与世界级山水三张熠熠生辉的城市名片。近年来,宜昌积极落实湖北省“文化创新战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锚定建设最具文化底蕴的世界峡区旅游城市,全力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本次嘉年华正是宜昌携手全球伙伴,共同探索峡区可持续发展路径、推进更高水平国际协作的重要实践。

宜昌架起全球合作“连心桥” 国内外专家共商峡区旅游发展_fororder_图片13

来自国内外的200余名专家、行业代表参会 供图 宜昌市文旅局

  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崔伟宁与国际旅游业专家学者、有关旅游组织负责人以及国内外峡区代表共同启动“峡区旅游合作共识行动”,标志着全球峡区旅游协作迈入机制化、平台化的新阶段。

宜昌架起全球合作“连心桥” 国内外专家共商峡区旅游发展_fororder_图片14

“峡区旅游合作共识行动”启动 供图 宜昌市文旅局

  此外,活动中还发布了《世界峡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宜昌宣言》。该《宣言》以“生态为基、永续发展,文化为魂、深度融合,发展为要、惠及民生”为核心理念,明确提出强化生态保护、促进文化传承、推动低碳旅游、加强国际协作等五大行动倡议,为世界峡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行动指南和“宜昌智慧”。

  随后,宜昌文旅推介官通过生动讲述与精美视觉呈现,全面展示了宜昌作为“三峡门户”和“世界水电之都”的独特资源,向全球旅行商和游客发出“来宜昌,遇见最美三峡”的诚挚邀约。

宜昌架起全球合作“连心桥” 国内外专家共商峡区旅游发展_fororder_33

宜昌向与会嘉宾作文旅资源推介 供图 宜昌市文旅局

  本次大会汇聚了全球顶级专家的前沿洞察。国际旅游研究院理事会主席Karl Wöber教授高度评价宜昌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称赞其既是坐拥三峡大坝、清江画廊等世界级奇观的“山水之城”,也是屈原、昭君等历史文化的故乡。他特别指出,宜昌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实践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展现了其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巨大潜力,并呼吁全球业界携手合作,共同将宜昌峡区旅游推向世界,为全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辉教授提出,宜昌勾勒出从“三峡门户”迈向“国际文旅枢纽”的转型蓝图。他提出宜昌需构建“走起来、坐下来、躺下来”的多元业态,并重点提升国际交通枢纽地位与情感共鸣服务,才能真正建设成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顾问吴殿廷教授深入分析了宜昌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战略与策略。他指出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需具备资源、形态与功能三大维度,并建议宜昌联合重庆共同申报“三峡国家公园”,通过区域协同与国际品牌共建提升全球竞争力。

  国际旅游学会创会主席、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会长吴必虎教授以中国长江三峡深厚的文化积淀引入,精彩阐释了“地方书写”对于塑造峡区旅游品牌的独特价值,并首次提出的 "峡区旅游"(GCF Tourism)这一创新概念。他呼吁科学理解“长江大保护”政策,避免一刀切,在恢复古纤道等沉浸式体验中让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和谐共生,让世界“读懂峡谷的神”。

  意大利戈罗普峡谷代表Professor Simone Bianco、东非大裂谷代表Dr.Amehon Essivi、宜昌三峡大学教授阚如良、河南林州太行大峡谷专家章秉辰分别分享了各自不同峡区在战略定位、IP融合、遗产保护与文旅创新方面的实践经验。

  阚如良在分享宜昌峡区经验时强调:宜昌创新提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现代旅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活化利用三峡文物资源、开发现代文旅产品,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有机统一。这一模式为世界峡谷型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宜昌方案”。

  “本次嘉年华活动不仅是学术与产业交流的高端平台,更是全球峡区旅游从松散走向联合、从单一开发走向协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宜昌将以此次会议成果为新起点,持续发挥枢纽作用,与全球伙伴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峡区旅游走向更具韧性、更富包容、更可持续的未来。

宜昌架起全球合作“连心桥” 国内外专家共商峡区旅游发展_fororder_图片16

宜昌文创产品、非遗技艺在现场展示 供图 宜昌市文旅局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