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午后,沿着蜿蜒的村道来到襄阳市谷城县石花镇巩家湾村,远远便望见那座青砖灰瓦的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还未走近,便被这里的景色吸引。中心后头,大片郁郁葱葱的树苗里夹杂着不知名的野花,山坡上的景观亭尖儿顶着片云。推门走进活动室,十几位老人围坐一起,投影幕布上电视剧《乡村爱情》正演到热闹处。
“原先,这里是老的知青点,已经闲置很多年了。”巩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刘世军说,“去年,我们在原有房屋的基础上,将这里改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在中心转了一圈,7个标准间的休息室收拾得很敞亮。隔壁的食堂里,当天的轮班厨师——村党支部副书记吴玉林正在清点食材:“茄子、豆角是刚从村民菜园里摘的,肉是直接从村里养猪户家买的。”
“节假日游客多,房间还能当民宿,赚的钱全贴补食堂!”刘世军乐呵呵地补充道。
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共享丰盛午餐 摄影 李云
为有效提升村级养老服务质量,近年来,谷城县持续开展农村幸福院、农村互助照料中心提档升级。像巩家湾村这类村集体经济较强的村,利用本村闲置房屋进行改扩建。但各村条件不同、需求不同,如何找到符合实际的建设模式?
翻过几个山头,藏在山坳里的铁庙沟村,情况更为特殊。1226个常住人口里有362位老人,其中空巢、孤寡老人占了大半。
2017年,115位住在山上的老人易地搬迁至山下,硬件条件改善不少,可配套设施还稍有欠缺。次年,铁庙沟村农村幸福院选址易迁点附近,以解决老人们的生活难题。
“2018年刚建幸福院时,很多东西都是东拼西凑的。”石花镇铁庙沟村党支部书记黄成龙回忆,最初幸福院的食堂只做午餐,每天三四个人来吃。村民刘金荣自愿接过幸福院“大厨”一角,风雨无阻地包揽老人们的一日三餐,而她的工资是由热心企业湖北石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每天中午都有四菜一汤,两荤两素,60岁以上老人只需要4元。”“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村(社区)贴一点、居民出一点”,是谷城全县农村幸福院和农村互助照料中心的常见运营模式。
铁庙沟村农村幸福院 摄影 李云
“县里给政策,老人一天三顿只用掏个10元成本价;村委会投资15万元,添置了电视、棋牌桌、健身器材等;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和协调下,又有了这些理疗器材。”黄成龙细数着每项政策、每笔投入,除了幸福院工作人员的工资有企业保障,谷城县襄农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还每月送来免费的新鲜时令蔬菜。
同样是建设农村幸福院,石花镇将军山村则采用了另一种模式。“村里将幸福院建在了村委会,一来面积够大,二来配套的农家书屋、活动室都能供老人使用。”将军山村党支部书记倪雪锋介绍。
近年来,谷城县坚持因地制宜,利用闲置房屋改建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构建起“政策输血—企业供血—服务造血—爱心活血”四位一体的农村互助养老体系,破解了农村互助养老持续化运营的难题。
老人们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摄影 李云
“每个村的条件不同、村情也不同,农村幸福院的建设还得因地制宜、一村一策。”谷城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厚建坦言,“只要这里受老人欢迎,吸引更多老人在这活动、吃饭,这种模式就是合适的。”
从知青点爆改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到易地搬迁点的幸福院,从村委会大院变身活动中心到“四个一点”的共建共享,谷城正上演着不同的养老变革。(文 杜元 肖欣 李云 阮班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