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稳外贸拓内销 湖北鱼子酱写出标准答案
2025-04-28 15:23:0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程华责编:魏寒冰

  国际在线湖北消息(记者 高钰姗):尽管部分市场受到高关税影响,湖北鱼子酱厂商的生产和贸易依然繁忙。4月25日,湖北清江鲟鱼谷特种渔业有限公司的无菌低温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生产出口到欧洲、中东等市场的鱼子酱订单。“今年以来每天的订单都是爆满,我们正加紧建设鱼子酱全球加工中心,产能将是以往的6倍。”公司董事马敏说。

  印象里,鱼子酱这一“舌尖上的黄金”是“洋美食”,然而,它却是我国地道的“土特产”——经过20多年发展,现在中国已成为鱼子酱主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达到60%。其中,湖北以水系丰富、水质优良为基础条件,不断提升培育养殖及加工技术,在生产和出口等方面都逐渐显露出实力。

  稳规模扩增量 鲟鱼游上世界餐桌

  在宜昌,一条从养殖到加工、从国内销售到国际贸易的产业链初具规模,全市现有鲟鱼养殖主体二十余家。以鲟鱼谷为例,该企业拥有鲟鱼生物资产110多万尾,年产超100吨鱼子酱,产值突破4亿元人民币。

  目前鲟鱼谷32%的产品出口到国外,其中,美国市场占比25%左右。“关税确实带来了影响,面对125%的关税,美国进口商暂时停掉了订单。”马敏告诉记者,目前双方都还在观望,一是当地还有一部分库存,二是也需要时间试探一下市场对价格的敏感度,如果进口商愿意承担额外的关税,双方就继续做。

稳外贸拓内销 湖北鱼子酱写出标准答案_fororder_图片20

工人们加紧制作鱼子酱 供图 湖北清江鲟鱼谷特种渔业有限公司

  近几年,来自欧洲市场的高品质鱼子酱订单不断,更加巩固了企业多元化市场格局。“养殖品种里不少是欧洲鳇、达氏鳇等珍稀种类,欧洲和中东客户对这类产品的认可度很高,这也是下一步出口业务的主要发力方向。”马敏说。

  产品方面,鲟鱼谷也在积极拓宽其他出口品类。“活体鱼通过陆路运到哈萨克斯坦和周边国家一般5–7天时间,我们全程跟踪保障鲟鱼的活跃和安全,近些年的订单都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企业质量管理负责人杨建文介绍称,希望把活体鱼出口业务的各个环节再理顺些,为销售结构扩增量。

  通关便利化助力鱼子酱抢“鲜”海外

  鱼子酱作为一种冰鲜食品,对新鲜度的要求极高。从刚刚取出的鲟鱼子到打包完成的一碟鱼子酱,经过清洗、沥水、分级、腌制、装罐等诸多环节,用时总共也就不到15分钟。跨越6000公里的食材运输并非易事,其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争分夺秒。

稳外贸拓内销 湖北鱼子酱写出标准答案_fororder_图片21

宜昌海关关员对出口鲟鱼子酱开展现场监管 供图 武汉海关

  为助力鲟鱼子酱抢“鲜”出口,武汉海关所属宜昌海关不仅针对当地业务特点开辟了“随报随检”绿色通道,对检验检疫证书采取“云签发”模式,缩短企业通关时间,还指导企业加强自检自控,从生产流程规范指标细节,确保产品符合出口标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基本申报当天就能拿到检验检疫证书,货物送达机场极速通关直接飞走,检疫通关周期一般不超过2个工作日。再加上海关部门向我们及时通报国际市场动向及相关技术法规,对今年的海外销售我们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杨建文说道。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宜昌海关共监管出口鱼子酱3.8吨,货值740万元,同比增长均接近一倍。

  国内鱼子酱消费有望形成新风尚

  尽管如此,外贸环境的不确定性还是让企业更加重视对国内市场的投入。“每天110多万尾鲟鱼的饲料成本就是笔不小的开支,厂里100多名员工的就业也是头等大事。”马敏坦言,责任很重。

稳外贸拓内销 湖北鱼子酱写出标准答案_fororder_图片22

湖北鱼子酱品牌把线下专卖店开进商圈 供图  湖北清江鲟龙渔业有限公司

  拓展国内市场是湖北鱼子酱的生产商的共识。4月26日,在汉口北国际贸易城举办的“外贸优品中华行湖北站”活动上,湖北清江鲟龙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开红忙着推介。

  “仍有很多人不知道鱼子酱就产自国内,甚至就来自湖北,这与消费习惯不够成熟有关。”田开红说,过去内销走的是高档餐厅和社群营销的路线,但随着消费升级,C端市场的潜力非常可观。

  当天的同一时间,位于武商Mall的索啵儿鱼子酱专门店正在试运营,这也是田开红的新尝试。冰激淋配鱼子酱,清凉又鲜爽,再凭借9块9一支的售价打开局面,一天能卖出去几百支。“这不是赔本赚吆喝,鱼子酱本就可以摆上寻常百姓家的餐桌。”田开红说。

  “外贸优品中华行湖北站”活动启动仪式上,湖北省商务厅厅长龙小红表示,湖北将稳外贸与扩消费相结合,通过增加外贸优品供给、培育新消费增长点,同时发挥国内超大市场优势,增强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推动内外贸资源整合,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