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草绿。位于湖北石首的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鹭在空中起舞,江豚在水中逐浪,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中游、九曲回肠的下荆江河段,是重要的江豚迁入栖息地。这里不但水质清澈,水草繁茂,还拥有广袤的洲滩与繁茂的林木,为候鸟南迁构筑起理想的中转站和栖息地。
近年来,保护区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落实“爱鸟周”的活动要求,多管齐下探索爱鸟护鸟新路径,筑牢生物多样性安全屏障。
主动招引鸟类。保护区组织专家团队研究不同鸟类的食性偏好,结合湿地恢复等项目在适宜区域广泛种植各类结籽植物和浆果类树木,为鸟儿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同时,联合10余所周边学校,开展“小手筑暖巢,共护飞鸟家”活动,组织学生亲手搭建鸟窝、建造鸟巢,悬挂在保护区洲滩林间枝头。
呵护鸟类家园。全面清理洲滩垃圾,精心恢复湿地植被,科学扩大浅水区范围,为鸟类提供一个食物富足、栖息安全的环境。同时,借助无人机、高清摄像头等先进设备,开展科研监测,对鸟类的迁徙路线、栖息习性及种群数量变化展开24小时实时追踪,为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策略筑牢数据根基。
发展观鸟产业。秉持生态优先的理念,与文旅部门深度合作,科学规划观鸟路线与观鸟点,建设多个隐蔽式观鸟台和科普长廊,精心策划冬观小天鹅、春秋观白鹭等贯穿全年的季节性观鸟主题活动,既宣传了生态保护理念,还推动了当地生态旅游业发展,为周边社区居民开辟了导游、民宿、土特产销售等新增收途径,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
一年四季,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宛如一个盛大的生态舞台,江豚在此安居,更有数万只候鸟不远万里从北方翩然飞抵,白头鹤、黑鹳、东方白鹳等珍稀物种隐匿其中。尤其是成群结队的小天鹅,每年冬季如期汇聚,为清冷的湿地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表示,未来,当地将持续深耕爱鸟护鸟工作,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加强科普教育力度,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观鸟胜地,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通讯员 蔡家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