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河遗址出土的“中华第一凤”,收藏于国家博物馆。2024年7月首次回到天门展出。(湖北日报通讯员 刘银斌 摄 资料图片)
近日,国家文物局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大遗址保护规划和用地保障的通知》,并公布了重要大遗址清单(第一期),全国共有36个遗址入选,天门市石家河遗址名列其中,是湖北省唯一入选的遗址。
石家河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的分布面积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的新石器时代大型城址聚落遗址,距今约6000年至4000年,与长江下游的浙江良渚遗址、黄河中游的陕西石峁遗址共同被学术界认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见证。
2017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正式立项,项目主要由游客服务中心、遗址博物馆、三房湾遗址现场保护展示及环境整治项目、印信台遗址场景还原展示项目、遗址核心区环境整治项目等组成。
石家河文化以石家河遗址为中心,不断向外传播,形成了较大的文化影响空间,其大致范围是,西进三峡,北到河南南部,东抵大别山麓,南至湖南洞庭湖一带,总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
“我们将按5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预计2026年底对游客开放。”石家河遗址管理处主任邓千武说,石家河遗址及由它命名的石家河文化代表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是楚文化的源头,在中华民族文明起源与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目前,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已完成遗址核心区100余户村民搬迁安置工作,建成三房湾遗址保护展示和环境整治项目。2024年7月,石家河遗址博物馆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记者肖杨、通讯员谢红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