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南国热雪——“鄂西屋脊”拥抱冰雪热
2024-12-31 10:42:49来源:新华社编辑:高钰姗责编:魏寒冰

  新华社武汉12月30日电(记者廖君、乐文婉、张阳)总长5公里的9条雪道,最大落差150米,年接待游客量15万人次,高峰期雪场里像“下饺子”……近年来每到冬季,地处亚热带地区的湖北省巴东县绿葱坡滑雪场都是一番十足火热的场景。

  又是一年冰雪季,“知音湖北2024-2025南国冰雪季”近日在绿葱坡启动,湖北26座滑雪场先后开板,联动进入“滑雪模式”。

南国热雪——“鄂西屋脊”拥抱冰雪热

12月26日,游客在绿葱坡滑雪场乘坐传送“魔毯”。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地处北纬30度的巴东为何能拥抱冰雪机遇?在华中地区较早“吃螃蟹”建起户外滑雪场的绿葱坡迎来哪些变化?冰雪“火”如何长红?记者走进这座高山小镇一探究竟。

  北纬30度的滑雪胜地

  “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地理优势,是巴东建设滑雪场的基础。”巴东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余建军说。

  巴东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高山耸峙。距离巴东县城一小时车程的绿葱坡镇海拔约1800米,被称为“鄂西屋脊”,因降雪较多,有“半年不见地”之说。绿葱坡滑雪场又建在山的背阴面,更利于积雪保存。

  “天赋”是基础,后天的努力也很关键。为了给滑雪爱好者带来更好的体验,人工造雪必不可少。

南国热雪——“鄂西屋脊”拥抱冰雪热

12月27日拍摄的绿葱坡滑雪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早上6点多,天还未亮,雪道上就闪烁起多处亮光,十几台造雪机同时发力,像巨大的“豌豆射手”把雪喷向空中。记者走近一看,一根水管连着造雪机尾部,伴随巨大的轰鸣,水流被雾化成细小的水滴,然后被强大的风扇吹到空中悬浮冷却,形成飘飘扬扬的细雪。

  待到造雪机关机,两台巨大的压雪车开始工作。特制的履带让压雪车拥有强大的爬坡能力。不到两分钟,司机向金柱便驾驶着压雪车冲上落差150米、坡度超过30度的山顶。

  巨大的前铲掀起冰雪,履带轰隆驶过,车尾的“雪犁”把雪坨子压碎,并碾成松软平整的细条状。此时,脚踩上去便会陷进去好几厘米,不像滑了一天的雪那样硬实、凹凸不平。向金柱说,这就是滑雪者钟爱的“头道雪”,可以滑得更快更安全。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技术加持,外加便利的配套设施,让绿葱坡的冰雪旅游有了强力支撑。“室外滑雪场的共性是远离集镇,但绿葱坡滑雪场的配套相对完整,集镇、商超、医院、酒店一应俱全,这也是我们人气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绿葱坡滑雪场总经理胡陶木说。

  被冰雪捂热的日子

  12月下旬,武汉游客黄超专程请假四天,背着雪板来到绿葱坡。记者遇见他时,他已在雪场滑行了五个多小时。“滑雪真的会上瘾。我每年会滑四到五次,每次起码三天起步。”他说。

  从北京冬奥会后开始尝试滑雪的黄超,从湖北省内雪场入门,又到阿勒泰和亚布力进阶。时间有限又想“解馋”时,他的选择是绿葱坡。“这里户外温度没有亚布力那么冷,花销又仅为阿勒泰的十分之一。”

  一个个“黄超”的到来,给高山小镇居民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想起滑雪场建设前的绿葱坡,镇党委书记牟哲说:“前几年煤矿相继关闭,高山蔬菜产业垂死挣扎,烟叶种植面积难以增长,中药材产业起伏不定。”

南国热雪——“鄂西屋脊”拥抱冰雪热

12月26日,游客在绿葱坡滑雪场拍照。新华社记者 胡竞文 摄

  如今,靠着冰雪经济,绿葱坡成为鄂西地区一颗闪亮的明珠。

  走进绿葱坡滑雪场附近的民宿“丽锦度假村”,后厨柴火灶燃旺的呼呼声与锅碗瓢盆叮叮当当的声响不时传来,食客们围着火炉品尝土家腊味。不时有顾客问老板李黎是否还有空桌,她笑着道歉:“不好意思,都订满了,改天再来吧。”

  今年是李黎开民宿的第九个年头。“以前冬天水管会冻住,干脆就不营业了。”李黎说,滑雪场建成前,她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滑雪,没想到这项运动竟成为自己生活的转折点。

  2019年底,绿葱坡滑雪场开门迎客。两年后,李黎终于舍得卖掉开了十多年的面包车,买了两辆空间宽敞的新车。“雪场开业后,镇上明显更有人气了,年营收起码翻了一番。”她说。

  在绿葱坡镇,因滑雪场受惠的并非少数人。2020年7月,绿葱坡全镇仅有1家酒店、6家民宿;到2024年7月,全镇已建成7家酒店、156家民宿。据统计,绿葱坡滑雪场已带动周边超过600人就业,年均拉动全县旅游综合收入2亿元以上。

  大量游客的涌入,也改善了小镇的生活环境。路灯变亮了,水厕普及了,被低温冻得斑驳的墙皮也由政府专项资金修缮一新……

  “很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都返乡了,他们或者在雪场和酒店工作,或者开起雪服租赁店、餐饮店、民宿,还有人抓住商机,向游客推销土特产。”牟哲说。

  “冰雪热”如何持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到2027年我国冰雪经济总规模达1.2万亿元,2030年达1.5万亿元。这些数据既彰显了冰雪经济的热度,也意味着各地雪场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

  “2019年,我们是恩施州唯一一家滑雪场,现在州内的利川市、建始县和周边的重庆、宜昌、十堰都陆续建起不少新滑雪场。”胡陶木说。

南国热雪——“鄂西屋脊”拥抱冰雪热

12月27日,小朋友们在绿葱坡滑雪场学习滑雪。新华社记者 胡竞文 摄

  余建军说,为了应对市场竞争,绿葱坡新建了一批优质露营地和民宿;滑雪场除了“魔毯”式电梯、轿厢式缆车外,还配套建有篮球、羽毛球、网球、游泳等运动场馆,绿葱坡的体育内涵愈发丰富。

  为实现差异化运营,绿葱坡滑雪场面向学生研学和企业团建活动的受众,组织多种比赛、冬令营和冰雪运动之夜活动,用多元场景激发消费热情。

  据悉,绿葱坡滑雪场自12月14日开板以来,日均接待游客1000余人,度假酒店入住率稳定在80%左右,较去年有所升温。

  “冰雪热”让这里的冬天别具一格,同时也抛出“一年闲三季”的难题。翻耕松土,下种育苗,耙田起垄……绿葱坡滑雪场在冰雪运动“下线”后,又“上线”滑草场、花海和高山蔬菜基地,推出春观光、夏避暑、秋游景等旅游新产品,让绿葱坡镇从单一冬季转向四季运营,彻底打破“一季养三季”的困窘。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