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武汉江滩唱响“人文+生态”二重奏
2024-12-17 11:01:16来源:楚天都市报编辑:高钰姗责编:魏寒冰

武汉江滩唱响“人文+生态”二重奏

多彩的汉口江滩

武汉江滩唱响“人文+生态”二重奏

茶马古道风景园焕然一新

武汉江滩唱响“人文+生态”二重奏

一张桌、一把椅,汉口江滩安静的书屋

武汉江滩唱响“人文+生态”二重奏

武昌江滩体育运动中心,助力全民健身

武汉江滩唱响“人文+生态”二重奏

武昌江滩“帽子树”的风景

武汉江滩唱响“人文+生态”二重奏

汉阳江滩是孩子喜欢的乐园

  在浩瀚的长江之畔,武汉这座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城市,以其独有的方式诉说着人文与生态的和谐共生。而武汉江滩,这片见证了千年沧桑与繁华的土地,更是成为了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在这里,人文的深厚底蕴与生态的自然之美交织成一首悠扬的二重奏,让人在漫步间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馈赠。

  人文之韵 历久弥新

  武汉江滩,不仅仅是一片临江的风景带,更是这座城市文化的缩影。自古以来,长江就是武汉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生命线,孕育了灿烂的荆楚文化。江滩之上,那些古老的遗迹、斑驳的水位线,无一不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它们见证了商贾云集的繁华,承载了文人墨客的情怀,更记录了无数普通百姓的生活点滴。

  步入江滩,你可以看到老人们在晨练中打着太极拳,孩子们在沙滩上追逐嬉戏,年轻人则或坐或行,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惬意。这些日常的生活场景,与江滩的历史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人文画卷。

  今年9月14日晚,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在武汉举行。晚会以天空为背景,以江面为舞台,别开生面的形式让亿万观众耳目一新。在直播画面里,在社交媒体上,武汉江滩展示出的人文之韵,让人陶醉,让人沉迷。高科技的光影秀与江滩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既展示了长江流域的文化艺术魅力,又体现了生态环保的理念。市民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在武汉,长江和大桥都是最具特色的元素,江边看免费的露天电影也是无数老武汉人的美好回忆。今年夏天,位于汉口江滩的“江遇——桥墩电影”火爆出圈,吸引年轻人用更新潮的形式打卡体验。事实上,江滩播放露天电影已超十年,早已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如今在两江四岸的江滩里,已有十余个露天电影的放映场所,成为最具江滩特色的文化活动之一。

  生态之美 绿意盎然

  如果说人文是武汉江滩的灵魂,那么生态则是其生命之源。最近几年,武汉江滩一棵棵网红树走进人们视野,甚至成为许多新人拍婚纱的必选景点之一。网友们也从这个小小的窗口,窥见武汉江滩的生态之美。

  武汉汽渡铁机路码头附近的江滩上,一棵“孤独的树”意外走红。三年前的那个五一假期,一度吸引了5000多名游客慕名前来打卡。这棵原本孤独的树,从某一瞬间开始灿烂,或许由于灿烂而更显孤独。

  今年,武昌江滩一棵造型仿若帽子的树,也在网络上火爆起来。从远处看,这棵主干弯曲的大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独特帽子的形状,与天空、草地、江水和远处的建筑一同构成了极具电影感的画面,引来众多市民游客打卡拍照。

  11月,与江滩牵手举办数十载的武汉金秋菊展,如期绽放。风帆广场展区总铺花面积达3400平方米。以赏菊为载体,提炼武汉的“绿水青山”“湿地花城”“桥梁之都”等三大城市特色,以画卷的形式进行呈现,打造出一幅如诗如画的江城美景。

  当下正是隆冬时节,汉口江滩6公里芦苇荡的芦花和荻花盛开,飞絮如雪,如梦如幻。栈桥上、花丛里,市民与游客纷至沓来漫步其中,或拍照留影,令人流连忘返。武汉初冬的氛围感,就藏在这一片片芦苇丛里。

  春日观樱,夏赏繁花,秋看金菊,冬览芦荻。四季江滩,各美其美。

  人文与生态和谐共生

  武汉江滩之所以能够成为人文与生态的双重奏,关键在于两者之间的和谐共生。在这里,人文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相互依存。江滩的生态治理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生活空间和文化体验。同时,人文活动的丰富多样也为江滩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生命力。

  成年人在青春竞技场一展身手,小朋友在稚趣亲子园开怀畅玩……今年12月,武昌江滩体育公园正式建成开放,暖阳高照的冬日周末,在这片全新的游园里,市民游客熙熙攘攘。汉口江滩体育公园已陪伴大家近一年时光,满满的“科技感”再加上“趣味性”,让这里也逐步成为健身爱好者的打卡胜地。为了满足市民需求不断新建和更新的乒乓球场、篮球场等运动设施,体育文化早已成为武汉江滩特色名片之一。

  汉口江滩一座名为“美好未来”的雕塑,被网友们昵称为“一家五口”。今年汛期,武汉迎来历史第九高位洪水,汉口江滩维持全线开放。想要知道水位涨到了什么程度?官方播报中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字,好像少了点画面感。这不,雕塑的入水、出水,成为武汉人独特的民间水位标尺。有人在江边开启直播,有人头顶烈日赶来只为打卡拍照,这个夏天,他们成了网友们最牵挂的人。

  武汉江滩以其独特的人文魅力和生态美景,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在这里,人文与生态相互交融,共同谱写着一曲悠扬的双重奏。未来,相信武汉江滩将会更加美丽、更加和谐,成为更多人心中向往的诗意栖居之地。(记者 潘锡珩 通讯员 向丽华 摄影 记者 李辉 宋枕涛 邹斌)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